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99  (第2/2页)
要比试一下射箭水平,射不中,引来一阵哄笑。射中了,只能算受伤的倒霉。偶尔,箭上还会绑有平安和世子的书信,内容大同小异,主题思想只有一个:劝降。    彼此心知肚明,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该走的程序该是要走的。    朱高炽已非吴下阿蒙,见平安令南军每天在城门处袭扰,遇到燕军出击,马上掉头就跑,一点也不恋战,不得不深思平安的真实意图。    攻城?几万南军就想打下北平城,根本是个笑话。    不攻城,每天在城门前溜达算怎么回事?证明到此一游?还是示弱以敌,打算等城内放松警惕再伺机而动?    想不明白,朱高炽跑去请教燕王妃。在亲娘跟前露怯不丢人,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结果燕王妃却不怎么给儿子面子,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求教道衍大师去。    求教道衍大师?    朱高炽背着手在承运殿暖阁内踱步,牙疼,胃也有点疼。    不只是孟清和对道衍发憷,朱高炽三兄弟见着这位也是头皮发麻。在和尚面前以晚辈自居,毕恭必敬,世子郡王的派头统统丢到墙角,这是从老爹鞭子下得出的惨痛教训。    闻听世子来意,道衍睁开双眼,厢房里的木鱼声停下了。    “世子心中可有计较?”    “实在无法,还请大师教我。”    道衍微微一笑,“有句话,贫僧曾同燕王殿下说过,如今不妨再同世子说一次。”    “大师请说。”    在朱高炽期待的目光中,道衍很是高深的说道:“平都督是个聪明人。”    啥?    朱高炽抬头,脑袋上全是问号。    道衍却不再多说,重新敲起了木鱼,继续念经。送客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无奈,朱高炽只能走人。    来时一头雾水,回去时添了更多疑惑。如果不是理智尚存,朱高炽当真很想抓着道衍的衣领吼一句,把话说明白能死吗?!整天玩深沉有意思吗?!北平城出了问题,咱们一起玩完!    可惜这些话只能在心中想想,说出口?除非朱高炽想再尝尝老爹的鞭子。    随着年纪渐长,朱高炽越来越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对外总是一副谦和面容,在燕王面前也是一样。    燕王没说什么,倒是燕王妃一反常态,几次出言教导,言辞越来越锋利。不教训不行,和旁人外心眼没问题,和他老爹玩心眼,嫌命太长了是吧?天家无父子,以为只是一句空话吗?    有一双慧眼的不只是燕王妃。    道衍身负朱棣重托,除了撺掇燕王造反,充当谋臣,偶尔也会提点一下燕王的三个儿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是洪武帝和永乐帝共同的追求。    洪武帝成功了,二十多个亲生的,十多个挂名的,不是武功盖世也是文采非凡。朱老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英雄到把侄子的江山给抢了。    永乐帝在儿子的基数上比不上老爹,质量也是差强人意,可人生总要有所追求。老爹这么多儿子,他只有三个,不说出类拔萃总要能过得去吧?    朱高煦和朱高燧打仗一流,脑袋不笨,玩心眼却差了些。    朱高炽心眼不少,骑马打仗却只有跟在队伍后边吃灰的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