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1/2页)
    “本应红尘朝堂中,如何得作山林郎?你走吧。”    萧玦本没心没肺,自以为师父们隐遁山林,他识得路,自想回来,师父们不必铁了心不叫他回来。    可谁知,开玩笑的道别,竟成了永别。    萧玦小时候,没爹没娘,上了大街上,见别的孩子都有娘亲,爹爹,傻傻问道:“七师父,我的爹娘呢?”    七师父笑笑,“我就是你娘啊。”    萧玦双眼发亮,“原来这样子。”    从此,见了自己四位女师父便都叫娘,见了三位男师父都叫爹。    更令人发指的是,上了大街上,看见个能搭上话的,都爹啊,娘啊的叫。    直笑痴他七位师父。    七位师父倒也不在乎这些,只道,“殊琛以后要想清楚,对喜欢的人才可以叫爹娘,而且只能叫一个人。”    萧玦到底聪明孩子,从此却是再也不叫了。    多年后,却终于接受了那个残酷的现实,他根本没有亲生爹娘。    但他有七位好师父,足矣。    人生且自逍遥来,到逍遥去。    出了山,出了邓林,他才知道,他的七位师父是何等厉害人物。    修仙界七位圣人般的存在。    隐居多年,只做江湖传说。    萧玦在茶馆雅舍中听那些说书人的描述,只觉得搞笑。    “七圣人隐居乌有山,子虚林,皆相貌不凡,品行高洁,不近常人,坐等飞升。    七圣虽不见法器,却能操纵鬼怪于无形之中,只可惜所学之术,无人为继。”    萧玦只当个下酒菜的笑话听听。    世人眼中,七圣就这般死板吗?    其实不然。    七圣经常凑到一起打打牌,掷骰子,逗孩子,逛街买菜做饭吃,确实过着不同常人的生活。    比如萧玦这一身的痞气,全仰仗七位师父。    什乌有山,子虚林,那说书的居然还能脸不红心不跳。    说师父是七圣,完全因为一样东西。    七人合一,灵力逆天。    不过,萧玦此人傲气又聪明,十几年便得了些许真传,即使只是皮毛,那也是惊天动地。    正意气风发,偏闯荡江湖。    七位师父拗不过,赠了个七绝琴,琴弦七根,皆为七位师父青丝所做。    “下山后,三点谨记。一,不可对外提师门。二,不可滥杀。三,弘扬音修。”    萧玦一一应下来,“小事三桩,师父们放心。”    可谁知,而后,除了第三点勉勉强强做到,别的全都化作泡影,真成了子虚乌有之谈。    连师父们和他唯一的连接点,七绝琴都已经消失不见。    何况论,弘扬音修。    当年世道,习乐通于灵力者,大多被世人鄙夷。这也是他几位师父不愿现世的很大原因。    世人只以为音修大多为控制系法术,多有邪门歪道,扰人心性之疑。    可到底,萧玦还是间接弘扬了音修之道。    毕竟,当年修罗场,一曲七绝战天下。    后人多有仿者,不足为奇。    如今的许多音修,也渐渐被孰知和认可。    前尘旧景,恍若隔世。    身边打着呼噜的松枝,守着她一桌的美味佳肴,痴痴说着梦话,“我晚上还要接着吃...”    口水流了下来,斜斜划过粉嫩的脸蛋。    萧玦笑,伸手替她擦干净。    迷迷糊糊,萧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