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爱玲  (第6/7页)
,    不能说鬼话说谎言,    不能在醒来时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她,只想活得干净一点。    6   最后一个真爱    去了美国后,张爱玲认识了赖雅。    一个大她30岁的不知名的作家。    半年后,两人就结婚了。    很多张迷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    搞不懂张爱玲为何会嫁给这样一个老头?    有人说:她是为了寻求生计。    这简直就是扯淡。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结婚若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婚姻就是长期卖淫。    她是不屑于卖淫的。    而且,赖雅每月只有52美元社会福利金,    还不够租一间最简陋的房子。    那张爱玲为什么会嫁给他呢?    张爱玲,在赖雅那里遇到了稀罕的了解。    两人自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相识后,    便相见日欢,谈文学,谈文化,谈人生,谈阅历,越谈越投缘。到了5月初,简直到了难分难舍的程度    张爱玲平生第一次觉得:    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了解我。    还有,就是赖雅无比痴爱她。    张爱玲的朋友炎樱,    曾在文章里谈到赖雅对待张爱玲:    我从未见到一个人如此痴爱另一人。    遇到这么一个了解自己痴爱自己的男人,    张爱玲立马就失去了抵抗力,    她在给朋友朱西宁的信中说:    我结婚本来不是为了生活,也不是为了寂寞,不过是单纯的喜欢他这人。    他是穷鬼,那又如何?    他没名气,那又如何?    他年老多病,那又如何?    我喜欢他,这就足够。    张爱玲的爱,从来就是这么纯粹,不掺半点杂质。    在两人生活的十年里,    张爱玲迎来了人生第二个写作高峰。    1967年,赖雅去世。    在此后三十年时光里,    张爱玲一直以赖雅夫人自居,    这是何等的怀念与痴爱。    7   剩余的亲情    与姑姑的合照    70年代末,张爱玲主动与姑姑取得联系。    听说姑姑身体不好,    便多次从美国汇款回来。    1980年代,大陆再次掀起张爱玲热。    张爱玲便将国内版权委托给姑姑,    版税也全部赠与姑姑与姑父。    张爱玲为何对姑姑这么好?    因为母亲丢下她后,姑姑数次接济她。    宋淇夫妇    1995年10月,张爱玲逝世,    死前,她立下遗嘱:将所有财产赠给宋淇夫妇。    这笔钱财,除了28107.71美元,    还有外币存款32万多美元,    一共加起来可折换260万港币,    这在当年,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    张爱玲为何对宋淇夫妇这么好?    因为宋淇夫妇一直在默默帮助她。    张爱玲并不是冷酷无情,    她只是一个爱得很纯粹的人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人心对人心,你真我就真。    8   孤独的晚年    多人都觉得张爱玲晚年过得很凄惨。    是啊,看起来实在是凄惨:    家徒四壁:墙壁空空,没有悬挂任何饰品,房间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几本书。    吃穿拮据:穿一次性衣服、拖鞋,只吃方便食品和罐头食品。    孤单一人:没有伴侣,没有子女。    狼狈不堪:为了躲避虫子或记者,搬了很多次家。    很多人觉得张爱玲活成这样是因为穷?    可显然不是。    晚年的张爱玲虽不富,但也不穷。    皇冠出版社每月会给她稳定的版税,    她死后也留下了近35万美元遗产,    而当时房租仅仅才500美金一月。    当我们觉得她活得家徒四壁时,    她却在写给林式同的信中说:    身外之物还是丢得不够彻底。    当我们觉得她活得孤单一人时,    她却花十年时间各种版本的,    写了一本学术论著,    所以,我们一直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