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节  (第2/2页)
心软,给他揉腿,或是用炙艾香驱痛。    但监镇是个口里把不住话的,夜深人静时,总爱说些粗耳的荤话,可她是举人家的姐儿,从小学的就是知书达理,往往这些不正经的话,总惹得她不喜。    她心情不悦,就故作冷脸,喊着他这么有力气,哪里像是有病的人。    这日,家里这位半日没来寻她,监镇娘子招来随身陪房婆子,问她:“今日有客上门?”    婆子笑着点点头:“是有客来,不过好像是那袁捕头,应当是公务事。”    “袁捕头?”监镇娘子想到这几日传得沸沸扬扬的案子,心有好奇,“那案子不是都审完了吗?”    陪房婆子唤了声“不知”,随后笑着出主意,“娘子这般在意,怎么不亲自问问郎君。”    “哼。我看他懒得和我说这公务事。”监镇娘子解下襟脖,拿给旁边的丫头,理了理袖子,口里这么说,绣花鞋却踏过门槛。    她带着婆子和丫头,丫头手里提着她亲自熬煮的鲫鱼汤,辗转几步,去到后宅。    这时,许黟已经在为监镇开药方了。    他仔细琢磨后,开的是散淤血的汤药方,用大黄五两,桂心二两,桃仁两钱,另还奇药水蛭、*虫、虻虫各三十枚。[注1]    他持笔写完药方,监镇“啧啧”了好几声,皱起眉头道:“我这旧疾,怎么还用了这么多虫子。”    许黟看他一脸不想喝的模样,没有惯着他:“监镇不想犯病,便得老实服药。”    监镇扯了扯嘴角,少许无奈道:“你倒是不怕我,罢了,你就算是开那夜明砂,我闭着眼都得咽下去。”    听他说到夜明砂,这药材也是活血散瘀的好药来着,且可清肝明目,药用价值不低。    许黟似笑非笑,说道:“监镇若是想试,也不是不可。”    这回,轮到监镇无话可说了。    许黟开的药方中,其中*虫和虻虫比较难找,西陵镇的医馆里没得卖。    监镇娘子得知药方里的药材凑不齐,急得头疼,正巧她娘家哥哥来信,说嫂子带着外甥来看她。    于是,监镇娘子回了信,让娘家嫂嫂从府城出发前,帮她带这两味药材来。    只不过这些许黟并不知晓,他在离开监镇府门后,便回到客栈找唐大叔。    两人在西陵这边已没有事情令他们继续逗留,便打算收拾行囊回去了。    在此之前,他们打算去向袁飞他们道别。    他们架着驴车,驴车驶入西陵城内,西陵镇的规模没有盐亭县大,但因是嫘祖发源之地,这里自古以来以桑蚕出名。    城中街道两边织坊、布坊诸多,不少行商来来往往,邢家和鑫家都是做丝绸买卖的,在这边都有布坊分号。    许黟架着车没行驶多久,就瞧见了两家挨在一起的商号。    再看两家的布坊都是门庭若市,生意皆是不错。    阿旭和阿锦都挤在上首,好奇地东瞧瞧西瞅瞅。    他们高兴地惊呼:“郎君,那是邢郎君和鑫郎君家的。”    兄妹俩早识得这两家的商号,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们这回跟着郎君出来,已有半月有余,突然见到熟悉的东西,难免有些想家了。    不到半个时辰,他们来到袁飞家。    袁飞刚从衙门里下值回来,许黟他们驾着的驴车还未停,他就出来门口等他们。    “许兄弟,唐大叔。”没有上官在,袁飞称呼又变了回来。    许黟笑着回礼:“袁捕头。”    “你们这是要回去了?”    迎着他们进屋,袁飞眼睛多看了那驴车两眼,有些不舍地问。    许黟颔首,他们在西陵镇已经耽搁很长时间了。    唐大叔悠悠地捏着胡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西陵离着盐亭不远,袁捕头年轻有为,兴许不日就能晋升,来盐亭当都头。”    袁飞苦笑:“这都头哪里是那么好当的,盐亭已有一位潭都头了,这位爷不挪位,哪有我们下面这些人晋升的机会。”    许黟真挚道:“袁捕头英勇有谋,区区捕头,怎么能拘得了你。”    袁飞畅快笑起来:“好,袁谋便借你吉言了!”    寒暄几句,袁飞便说他这次破了案子,监镇大人赏了他五贯钱。    这五贯钱都抵得上他一个月的月例了,可不少。    他拿着这笔钱,取出一贯钱分给跟着他的属下们,又另外取出一贯,偷偷给到阿武。    阿武是他的得力助手,待遇自是与他人不一样。    他对着许黟他们道:“某能得这赏钱,还要多亏了你们,今日我们馆子吃好的去。”    说完,他揽着许黟,又带着他们出来院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