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6章,成了倒霉鬼  (第2/3页)
资格较老的班长也没话说了,他们也听说过火箭筒的厉害。    十来天前拿下山城,特战队可没少拿那玩意收拾敌人。    连城门都轰得开,更别说一个小小炮楼了。    “现在出发。”    那是张胜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一切都非常顺利。    在机枪的掩护下,火箭筒小组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一发火箭弹就把炮楼的墙壁豁开了个大口子。    里面的敌人见势不妙,只能摇起白旗子,选择投降。    但张胜奎也有遗憾的地方,他开了七枪,打了七发子弹,却没有打到一个敌人。    老兵告诉他:“光有子弹不行,你还得练枪法。枪法不好,给你再多的子弹也是浪费。”    张胜奎由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枪法练好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    这场攻打炮楼的战斗,仅仅是发生在中条山一带的,小小缩影。    膨胀了一圈的四个步兵团,以各连排为单位,展开了为期一月的以打代练。    既打击盘踞在周围的日伪军,也要把新兵的战斗力练起来,使部队整体的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多。    ……    太原第一军的司令部,宽敞的会议室,长长的条形桌,坐满了高级军官。    少将五六个,大佐十二三,第一军一半的高级军官都聚集在此。    如果一颗炸弹扔在这个会议室里,整个驻山西第一军都得瘫痪了。    司令官岩松义雄坐在条形桌的一端,拿着厚厚的一摞报告在读。    这是一个学习岗村宁次大将,华北治安战计划的会议。会议出席者无不精神抖擞,表现出自己在认真学习。    岗村宁次大将的履历,那自不必多说。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上任伊始,便到华北各地巡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随后的日子里,冈村宁次精心谋划制订了一个以消灭兔党和八路军,为主要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即华北治安战。    根据这个计划,冈村宁次把华北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    即:“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和“未治安地区”。    所谓“治安地区”,是指在日军控制和占领下的区域及其周围;    所谓“准治安区”,是指双方势力交错地带,也是八路军经常活动游击区;    所谓“未治安区”,是指抗日根据地。    冈村宁次计划在三年内变“未治安区”为“准治安区”。    变“准治安区”为“治安区”。    逐步缩小“未治安区”,扩大“治安区”。    针对不同的地区,冈村宁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对于“治安地区”,以清乡为主。    “清乡运动”以“军政并进,剿抚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方针。    并村编乡,从县至乡、村均建立起伪政权,实行保甲连坐,强化奴役统治。    在治安区,由伪军担任警备任务,而日军则抽调出来向“准治安地区”推进。    对于“准治安地区”,以“蚕食”为主。    其中心思想是掠夺财物,把“准治安地区”变成无人区,从而巩固其势力范围。    一般的做法是:依靠交通网、调堡和沟墙,从外到内逐步把八路根据地一点点地割裂开来,慢慢地将解放区变成占领区。    对于无法占领的村庄,就把它变成无人区,防止八路军的深入活动。    对于“未治安地区”,以军事进攻为主。    派出大量部队,不断进行“扫荡”作战,拆除、破坏根据地的设施及军需品,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使八路军不能安身,也无法进行建设,使之逐渐向“准治安地区”发展。    近日以来,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冈村宁次先是调集了七万大军。    对晋察冀边区,开展会持续两个多月的扫荡。    这次“扫荡”被冈村宁次称为“百万大战”。    其名称与“百团大战”仅一字之差,其目的是向兔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示威,以表明这是对百团大战的报复。    目前此次扫荡仅展开半个月,就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下发命令,要求各部队仔细学习,革新战法。    上面的文件下来了,下面的人自然得上杆子的学习。    学习,讨论,各抒己见,一场会议开了三个半小时,从下午坐到了晚上。    学没学进去不知道,众多高级军官的老腰是受不了了,会议结束后便纷纷离去。    严嵩义雄回到办公室,看到门口有一名军官笔直的站在那里等候。    “是山下君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