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为了两条生产线,旅长也能翻脸  (第3/3页)
,事情就翻篇了。    明明是为了他好,还要被他阴阳怪气的损,也就赵刚涵养好,换一般人非得站起来怼他。    赵刚不搭茬儿,李云龙损了几句,自己觉得没趣,坐在炕沿生闷气。    于大勇看着这一幕,反而是回过味来了。    李云龙的脾气和厉害,他昨天就有幸见识过了。    把他怼得无话可说了,最后还拿出实力证明了自己。    赵刚呢?    看得出来赵刚是能制衡李云龙的。    李云龙就是再硬的石头,落入赵刚这团水中,也无力可施。    这样的人也不简单啊!    “赵主任,旅长在电报中,应该说起了子弹生产线的事情吧。上级是什么想法呢?”    于大勇来不是听人吵架的,把话题扯到了正事上。    “虎子,去把袁顾问叫来。”    赵刚解释:“生产线是袁顾问提供的,讨论这件事情不能没有他。”    不一会,袁朗赶来了,搬了个凳子坐下。    赵刚这才说明上级的态度和想法。    李云龙一听就明白过味儿来了,“商讨,商讨个屁,那不是明摆着吗,这是堵咱们的口呢!    要说生产条件,晋中根据地那边有黄崖洞兵工厂,再怎么着比咱们这强多了。”    他一下就点破了旅长的心思,但那又怎么样,这是个明晃晃的阳谋。    事实摆在那里,怎么说也挑不出毛病来。    赵刚说:“除非能证明,咱们这里有更好的生产条件,那样上级就没有理由把生产线要走了。”    袁朗更进一步,说明了最重要的条件:“生产子弹最重要的两种原料,一个是火药另一个就是铜。    我能提供一百万发子弹的原料,但后面的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黄崖洞兵工厂的保卫战就是他们打的,对于兵工厂的情况,他们非常了解。    兵工厂附近并没有发现铜矿,更别说开采了。    至于需要的火药,搜集的原料还不够兵工厂目前所使用,要供给子弹生产,就越发不够了。    办法是有了,可要怎么解决呢?    赵刚说:“山西多矿,能不能找人在咱们这里探一探矿,如果有容易开采的铜矿,咱们就有一个优势了。”    “当然能啊!”    于大勇接着话茬说:“我有个同学,就是学探矿工程的,他人在冀中军区没有施展的余地,咱们可以发份电报,请他过来找矿。”    冀中军区处于一片平原,八路军无险可守,日军来扫荡就得转移。    在那里找到矿产,纯属是给日本人找的。    因为根本守不住。    于大勇的那位同学,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施展的地方。    “这倒还像话。”    李云龙心里嘀咕了一句,他看于大勇不顺眼,总是找茬儿。    但于大勇不计前嫌,愿意出一份力,说明他人品还是不错的。    李云龙对他的看法也有了些许改观。    就事论事,李云龙提出了一个问题:“老赵你说,山西多矿产,咱们可以找铜矿,旅长那边也可以找。    光这一项优势还不明显,不足以让上级决定,把生产线留在咱们手里。”    由此就出现两种可能。    上级那边找到了铜矿,他们这里找没找到都得歇菜。    上级那边没有,他们这边有了,才有机会。    赵刚考虑了一下点点头:“是啊,能否找到铜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无法成为决定性因素。除非,我们能够解决火药问题。”    袁朗突然发现,李云龙和赵刚都在看他。    指望他?    他又不是神,能变得出来。除非有任务,恰巧奖励是火药厂。    【发展任务二:想要建设发展,先要有足够的力量。发展根据地,扩张军队到一万人。】    【3210/10000】    【奖励:火药工厂一座,附万吨原材料。】    这也能有任务啊?    袁朗都麻了,组织了一下语言,“火药工厂能解决,但有一个条件……”    话还没说完,李云龙就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只要我能做到,别说一个,就是一百个也行。”    一个“我能做到”就很灵性。    “根据地,部队扩张到一万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