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王超欲谈合作事,谁料因情遭变故  (第2/2页)
说是老板的意思,一定要收下。    陈萍假意推了一下后把钱收下了。    王超抓了抓头,心里好笑:“难道东莞老板和他们商量好了,怎么都送三千块?”    想想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还是送人民币的人,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他和王超本不是喜欢记仇的人。    就起身问道:“还没吃早饭吧?”    “没呢?坐了一夜火车,一下车就打的到你这里来了。”    陈萍发现,这个叫彭东升的人,不笑还好,是个人模人样的,怎么一笑就像电影里的汉奸呢?    王超、陈萍先后洗漱完毕后,就带着彭东升和在总台坐着等彭东升下楼的一个师傅一起来到了附近的一个茶楼坐下。    他们点了茉莉花茶,又点了虾饺、粉果、及第粥、小笼包、白云凤爪等。    陈萍问彭东升:“你怎么认识易师傅?”    彭东升回答道:“他以前和我都在配件厂上班,后来他父亲退休,顶替他父亲到机械厂了。”    原来如此。    “你对配件很熟吗?”陈萍又若有所思的问。    “干了这么多年了,不熟也熟啊。老板平时不管事,我又是到各配套厂进货,又是发货到全国各地,拿两三千块钱的工资,每天忙得像孙子似的,没意思。”    “没意思?”陈萍听到他这句话,意味深长的喵了一眼王超。    王超看懂了陈萍的眼神,    很快,他们喝完了早茶。    彭东升抢着把单买了。    走出茶楼大门,陈萍急急往前走,把他们三人甩在身后。    王超故作神秘悄悄地对要彭东升:“你什么时候去湛江?”“等下就去,那边用户等的急。”    “那好,湛江办完了事再到广州来,我有点私事想和你谈一下。”    彭东升看了眼在前面走的陈萍:“好吧。”    彭东升和陈萍、王超分手后。陈萍对王超说:“我们开配件店不是差个懂配件人的吗?我看就把他挖过来吧?”    王超说:“可以,白送个老板给他做,对他来说天上掉馅饼了啊。”    “就是不知道他人品怎么样?”陈萍担心的问。    “又不是借钱给他,他还能怎么的?反正,他如果能来,我严加看管就是。”王超漫不经心的回答。    过了几天,彭东升果然来了,不过是一个人,带来的师傅还在湛江修车。    彭东升和王超见了面后,见陈萍和易中华不在,就问他们到那里去了?    王超说陈萍在到韶关去了,易中华在深圳做三包。    “他们不在反而更好,我们谈事更方便。”王超说道。    接着,王超就把淡水张才老板开配件店的计划和彭东升说了。    彭东升听完后,眼睛都带绿放光了,他知道他人生的又一个机遇来了。    彭东升急切地说:“这样的好事你可不要忘了兄弟,你让我发了财,我一定不会忘了你的!”    见彭东升非常想参与,王超就故意卖了个小关子:“但这个事你不要对外说,一旦领导知道了,我工作都没有了。陈萍胆子小,不敢干,我就不管他了。现在主要看张老板愿不愿意让你来,因为他跟我说多找几个物色一下,择优录取。”    其实张老板已经全权委托给王超了,择优录取这话一出口,王超感到自己能主宰一个人的命运,心里特爽。    开配件店,站在厂里的角度是干私活,是不允许的。但站在推销员的角度,从结果来说,不一定都是坏事。    广州就和全国一样,厂里在广州珠江农机设了个配件服务中心。随着装载机在市场上的增量,一个配件服务中心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再加上珠江农机国企的体制,服务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星期天要休息。    而维修服务,像易中华这种厂里派出的师傅,是不允许搞三包外服务这种收费服务的。    要三包外服务,只能找宜工厂的配件厂。但配件厂能及时服务全国各地的客户吗?    显然不可能!    于是那些懂配件懂维修的相关人员看到了商机。他们或是三四个合伙,或是开个夫妻店,或是兄弟帮父子兵的在厂门口附近支个小门面做起生意来。到后面,又发展走出去,在厂推销员的帮助指点下,到离用户群最近的地方大张旗鼓的干起来。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夯实了宜工市场,用户得到了实惠自然提高了销售业绩。    而驻地推销员也从配件老板获得相应的中介费。    这样一好二号三好的,厂领导都心中有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其自由发展。    但是,推销员和维修员是不能公开化的。    喜欢工程机械推销员请大家收藏:()工程机械推销员肉文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