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第2/2页)
老板娘娇笑道,手指如飞地打着算盘。    谢樽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问道:“大概什么时候能拿?”    “这几日人少,明个下午就能啦。”    “好,有劳。”谢樽把银子放下,说道。    “好嘞,公子若有别的需要记得再来光顾呀。”    老板娘声音娇软,谢樽有些不习惯,赶忙告辞离开,等到第二天下午,谢樽一拿到衣服就往书院去了。    渡船摇摇晃晃地穿过洞庭湖,船夫是个老人,穿着蓑衣,问谢樽是不是来看家中小辈的,还说自家孩子如今在长安求学,路途遥远实在不便,已经五年没回过岳阳了,若是可以,他也想北上去看看孩子,只是撑渡船赚不了几个钱,去长安路费不菲,一直不能成行。    书院如今人少,岸边渡口覆着的厚雪仍然蓬松洁白,上面只有寥寥几个脚印。    谢樽踏上渡口,雪被踩踏挤压,发出一阵吱吱声。    “老伯。”谢樽从手上拎着的一堆东西里找出了个纸包。    “长安人爱吃甑糕,是用枣泥糯米做的,这枣泥糕虽然不是从长安来的,味道却有相似,年节将近,这个便给您吧。”    “好,好……”船夫并未推脱,伸手接过了纸包。    谢樽笑了笑,拎着一堆布包往书院走去。    说实话,谢樽甚至都不能确定陆景渊现在还在不在这里,此时站在书院里也不知道要怎么找人。    不过想来如果陆景渊还在这里,他来岳阳的消息陆景渊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忽然,不远处的山道上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灰白衣袍的年轻人,这人步伐稳健,与谢樽擦肩而过。    错开身后谢樽脚步微顿,皱眉回头看去。    又转过了几道弯,谢樽又遇上了个书童打扮的少年人,那少年向谢樽作揖道:    “公子可是姓谢?”那少年问道。    “对。”谢樽笑着应道。    那少年为谢樽指明了方向便离开了,并未亲自为谢樽引路。    穿过半个书院,一座不事雕琢的精巧小院才展现眼前。    之前谢樽设想了不少再见时的场面,却未曾想到陆景渊的变化已经有些出人意料。    他站在院外,仔细观察着灰墙青瓦之中闲坐在檐下的少年,眼闪过一瞬的惊艳。    寂寂庭中,陆景渊一身深蓝的布衣,手中握着一卷书,面容疏朗,通身气质却浅淡如云水间将散的朝雾,几年前偶有外露的锋锐和柔软被尽数敛去,似是一片蕴藏着盘涡与暗流的平湖,越发冷淡起来。    谢怀清心中没有那么多尊卑礼数,救下陆景渊后,除了将对方看作太子,君主,他私心里还一直将陆景渊看做小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