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梅开二度,再伏击鬼子中队!  (第1/2页)
    第69章 梅开二度,再伏击鬼子中队!    “难道说。”    “李云龙背后的财神爷,每个月都会给他一批武器弹药?”    旅长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但很快就压了下去。    一次还看不出来什么。    如果下个月,李云龙还是把一身别说是他,就算是老总,都大流口水的装备和武器弹药随便送出去,那么就很有可能了。    “李云龙这十天,出来多少粮食了?”    旅长突然问道。    得益于系统专家制定的严格物资统计制度,旅部还要求各部队详细记录粮食和弹药的消耗,旅部参谋长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两千吨。”    “两千吨1    旅长吸了一口凉气:    “去年,三县粮食产量是多少?”    太岳军区主要三县,武乡县,辽县,榆县。    “没有详细的统计数字,但估计大概八十五万石,只有战前的二分之一。”    “八十五万石。”    旅长道:    “换算下来,就是五万一千吨。”    五万一千吨粮食听上去很多,但由于鬼子在正太线附近大肆驱赶民众,三县加上三县周边村镇,总人口有超过五十万。    人均只有一百公斤。    就算是平均分下来,这点粮食也根本不够四十万人吃。    何况,粮食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在鬼子和大地主,汉奸手里,真正到老百姓手里的,人均有五十公斤就很不错了。    少的可怜。    太岳军区三县的老百姓正处于严重饥饿的情况。    实际上,以三县人口规模,以及粮食产量,在不赶跑鬼子的情况下,想要缓解三县灾荒,大幅度减少饿死人数,需要十五万吨粮食才勉强够。    这还是小小三县。    全山西一百多个县的情况,和三县也差不多,粮食产量锐减不说,还被鬼子大肆掠夺,超过九百万老百姓受困于粮食严重不足。    如果要缓解灾荒,最少需要八百多万吨粮食。    因为不仅仅是主粮,蔬菜生产也陷入停顿,很多灾民不得不用杂草树根,甚至泥土充饥。    “那一万民兵训练已经开始了?”    旅长继续问道。    根据独立团的建议,太岳根据地打算对全体民兵进行军事化训练。    考虑到目前人手不足,无法推广到全根据地,所以先以独立团和三十八团负责组织杨村,上村周边的民兵部队试点。    旅部派出一百多位政工人员,对民兵部队开展思想教育,训练则是由两个团组织人手。    “已经开始了。”    旅参谋长说道:    “李云龙和吴城各自派人与旅部派出去的政工人员,组建了一个民兵训练组,分成二十个小组,在各地组织训练,并且制定了一套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还加入了激励措施。”    “参加训练的民兵战士,每天能吃到一顿午饭或者晚饭,人均一顿两斤粮食,如果训练合格,每天还能领两斤粮食的补贴。”    李云龙和赵刚的计划是,给每个民兵补贴两斤粮食,但因为申请来了五千吨每个月,也就提高了额度,每人每天最高两公斤。    “参加的民兵战士训练热情很高,而且总人数超乎我们预计,根据赵刚提交上来的文件,已经有一万五千多人参加了。”    “训练积极性也非常高1    “嘶··”    旅长最近忙着伏击鬼子大合中队的事情,没有关注民兵训练,如今听到民兵训练的情况,再次一口凉气吸出来:    “每人每天两斤粮食吃,两斤奖励?”    “一万五千人规模。”    一天两斤粮食,还都是白面,或者玉米面这种主粮,这等于一天吃了一顿,能管上一天。而且通过训练,还能拿到两斤主粮。    一家人一天的粮食都有了。    民兵战士们能不踊跃参加么?    九天时间,就有一万五千人参加训练也就能理解了。    但这样一来,如果每个人都合格,那么每天就要三十吨粮食,算上炊事人员,管理组织宣传的政工人员,以及训练士兵,差不多每天四十吨粮食消耗。    每天四十吨!    这还是一万五千人。    如果以最终目标,太岳军区五万五千民兵全部参加训练计算,那就是每天一百五十吨粮食消耗,每个月四千五百吨!    算上给全旅各部队的,一个月最少也得五千五百吨。    “嘶··”    旅长再次吸了一口凉气。    每个月五千五百吨粮食啊!    数量,总的来说不多,但这里是晋地,民国内地,能把五千五百吨粮食运输进来,而且不被鬼子发现,这手段···    “这财神爷,怕是和鬼子一个层级的吧。”    旅长推测道。    “恐怕是的。”    旅参谋长也点头赞同。    无论是五千多吨粮食物资,还是那七位来到独立团的专家,以及那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无一不证明,李云龙背后那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