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1/3页)
    这一日。    是赵逸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一人俯首,万人随从。    登基。    为皇。    发下宏远。    定顶江山。    可当皇帝,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听着耳边传来的万岁呼喊。    看着街道两旁那些自懦弱改变为狂热的目光。    已然成为皇帝的赵逸,心中并无多少喜悦之情。    有的,更多的。    则是一种名为无奈,实则悲哀的伤感。    临江。    这座皇城,就是一座牢。    囚禁了这满城人的血气。    而那位于皇城正中心的皇宫,则是他的专属牢房。    走进来。    就再无法出去了啊.......    反叛。    翻盘。    这一系列的大翻盘,进行的没有什么波澜。    那身明黄色的天子礼服被赵逸点缀在身上。    坐在王宫内那尊纯金打造的龙椅上。    面前出现的,是国朝内党派之间的互相攻伐。    需要面对的,是你方唱罢我方唱的平衡之道。    天子?    皇帝?    他只不过是这世间,权力最大的囚徒罢了。    终其一生,他还能走出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廷么?    赵逸不知道。    可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很值钱。    他的命,是从别人的手里换来的。    一分一毫都浪费不得!    平复临近城中的动乱,赵逸只花费了短短的三天。    作为一名皇帝,在帝王心术这方面,他是真的很有天赋。    安抚、调派、掌握、控制国朝之中大大小小的各阶官员,赵逸花费了七个月。    他从造反到登基,才花了两个半月!    人心往往比敌人更可怕。    而比人心还可怕的,则是置身于一群没有‘心’的人中,让他们帮忙完成你的‘心愿’。    这一过程,被赵逸定义为培养血气。    他暂定为十年。    十年之后,他希望这座小朝廷里,不会在有人‘谈金色变’。    更不会有人在听闻‘某某将军于某某地点和金人一战’的第一反应,就是劝他把作战之人‘交’出去!    见了鬼的以和为贵!    赵逸对此恨之欲狂!    可他又能如何呢?    杀一个,顶上来的是另一个。    杀十个,就有人一头撞死在柱子上,且破口大骂他是‘昏君’是‘亡国之君’是会给南宋带来‘灾难’的商纣!    一些人跪的久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不但自己站不起来。    一切站着的人,在他们眼中,还都是他们的敌人!    这很可怕。    但却是赵逸成为皇帝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    近乎每天上朝,都会有人在他耳边唠叨诸如:    ‘金国势大,我等必须从长计议...’    ‘我等都是为了国朝的延续...’    ‘金人可怕,陛下万万不可因一时荣辱,葬送了我南宋的大好局面啊....’    ‘忍一时则风平浪静....’    ‘陛下...不如和亲吧...’    ‘陛下,今年给金国的岁贡.....’    ‘陛下,那岳飞奸贼胆敢擅自挑起于大金的边患,他这是一心要亡我南宋啊.....’    ‘陛下,岳飞此贼不杀,定是亡国之兆.....’    大臣们再说。    赵逸在听。    听的久了,听的习惯了,听的耳顺了。    时不时的,在有人寻他状告那些边军将领时,他还会笑着反问一句:    “杀了某某也可,某某卿家,若是杀某某却仍起边患,孤诛你九族可好?”    话一出口,等待赵逸的自然是各种借着劝阻名义的谩骂。    骂的他抬不起头。    骂的他还不了嘴。    当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一人与你心其时,任你雄心万丈又能奈何?    赵逸能做的。    就是每年多截留一些岁入,送去边军。    多保下几个‘擅开边患’的将领,看看什么时候能亡了这国。    多提拔一些心有血气的人,看着他们的血气被朝堂日复一日的消磨。    哦,对了。    期间他也挑了几个不顺心的将领杀了。    结果。    不过是朝堂之上多出几个‘自愿陪葬’,却被朝堂群臣‘劝阻住’的‘大忠臣’罢了    杀?    杀不得!    你前脚下了命令,后脚就有人冒着‘大不为’给偷偷放走。    然后逢年过节的,就有人在你耳朵边上唠叨,说什么‘陛下啊,该到了大赦天下的日子了啊’....    一个不查。    要不了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