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节  (第2/2页)
全脱离现实,也毫无人性了。”    “对于这次的怀县沉船之事。”    “若非我提出立法,廷尉府有几人想过立法?”    蒙毅脸色一滞。    他张了张嘴,却一言难发。    没有人。    至少他没有听到。    嵇恒冷笑道:“意识到了吧,廷尉府的官员,对于出了事,第一反应不是从律法上补正,而是想着将此事尽快处理掉,继续维护那本已陈腐的律法,这些突发事情的存在,完全暴露了他们的迂腐老套,他们也只会戒条性的去处理。”    “根本没想过去做改变。”    “廷尉府烂了。”    “从根上就已经烂了。”    “早就忘记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训言。”    “我曾跟长公子说过,大秦法制的崩坏由来已久,或许朝中很多人都以为是秦昭王时的四贵,以及吕不韦等人才开始,但律法就跟江河一样,大旱或者大涝直观表现出来的是水量增减,但根源必然不在河水上。”    “而是在源头。”    “法的源头是在廷尉府!”    “大秦法制的崩坏首罪就在廷尉府。”    “源头出了问题,再怎么救济,也注定回天乏术。”    “现在你知晓为何降罪廷尉府了吧。”    “廷尉府的官员都有罪。”    “该罚!”    “该问罪,该定罪!”    嵇恒目光冷冽,但无一人辩驳。    蒙毅又羞又恼。    嵇恒这番话可谓当众揭开了廷尉府的遮羞布,将廷尉府的腐坏完全揭露了出来,就这么直白,这么血淋淋。    他一时也有些难以承受。    四下死寂。    扶苏、张苍等人无人吱声。    全都面露肃然。    “乱法的源头在廷尉府?”张苍心中咀嚼几声,这个观点还是很新奇的,但他认可了这个观点。    因为细想下来,的确就是这样。    廷尉府的官员,这些年是有些色厉内荏,也越发教条式了,秦的律法,从秦国到秦朝,律令的确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    然天下已大变。    律法却没有与时俱进,这的确是严重失职。    甚至都不是失职了。    而是渎职。    望着蒙毅的满头汗水,嵇恒淡淡的摇摇头,开口道:“现在廷尉府的官员,把自己视为法律的化身,完全脱离实际,也完全不考虑现实,更不考虑改变,天下视秦为暴秦也是理所应当。”    “因为大秦官员学法学的没有了人性。”    “他们把自己视为公平正直的化身,对于维护所谓律法更是歇斯底里,因为这维护的是他们可悲的尊严跟颜面。”    “维护法律是对的。”    “但维护的法律当是引导世人向善的法律。”    “而非是阻止世人向善的法律。”    “若是为了所谓的律法正义,就枉顾律法设立的初衷,这岂非是本末倒置?这难道不是在官逼民反?”    “律法不公自会有暴民愤起。”    “因为民有怨!”    嵇恒施施然的坐回位置,单手托着下巴,继续道:“现在朝堂上的官员,认为底层不为朝廷着想,底层却认为官府不仁不公。”    “这究竟是高层的昏庸无能,还是底层的愚昧无知?”    “两者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    “因为立足点不同。”    “立足于民。”    “卑贱者最聪明。”    “立足于朝野。”    “当权者最聪明,低贱者最愚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