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节  (第2/2页)
   嵇恒最末。    不过场中众人无人敢轻视嵇恒。    张苍喝了口热汤,只觉清淡寡味,满眼嫌弃的放到案上,他看向嵇恒,好奇道:“钟先生,我心中倒有一些疑问,想请钟先生为我解惑?”    嵇恒平静道:“但说无妨。”    张苍正襟危坐,疑惑道:“我算勉强知晓事情经过,只是很好奇,先生为何敢做这么胆大的举措?一旦出错,危及的可是整个朝廷,先生难道就不担心事与愿违吗?”    扶苏、蒙毅也看了过来。    嵇恒淡淡举起汤碗,小口抿了一口,淡淡道:“事在人为。”    “事是靠人做出来的,若因担心失败而不敢去作为,那岂非不更显得怯弱无能?”    “再则。”    “三十六计,攻心为上。”    “商贾也好,官吏也罢,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私心。”    “像张御史你,喜好甜食。”    “商贾官吏同样有喜好,他们贪财,但又惜身,因而稍做针对,一旦危及性命,就会惶惶不安,心慌则乱,再稍作引导,自然就能顺利引向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过并非人人都会上当。”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因而有人是能保持冷静的,但这种人注定是少数,在跟随大众时,往往会为大众所裹挟,最终声音很难发出来,加之在狱衙这般森严之地,还面对朝廷高官,他们就算有所察觉,也并不敢真的说出口。”    “最终只能眼睁睁入套。”    “非是不知。”    “而是无可奈何。”    “攻心攻的不是单独一人,而是受影响的群体。”    “只要有人受了影响,那代表结果的权衡,就已经发生了偏移。”    “顺势者得天下。”    “然天下终为逆势者所迫。”    “但天下能成逆势者的人又有多少?”    “大多都是惯于随波逐流的庸碌之徒罢了,让这些人去独自思考利弊,去权衡其中的隐忧利弊,属实是有些强人所难的。”    “攻心算计的就是千人千面。”    “心怀各异。”    闻言。    张苍微微额首。    他隐隐明白嵇恒的做法了。    嵇恒的出发点,始终针对的是商贾。    是这个群体。    并非是单独的个体。    加之有意切断联系,最终恐慌占据了多数,等到狱衙又一番施压,最终完全控制了场面,进而达成了嵇恒想要的‘立法’。    然律法由官府定。    为何还要这么多此一举?    张苍问道:“立法乃朝廷决定,为何要告诉商贾?”    嵇恒看了张苍几眼,笑着道:“你这大脑袋,也当局者迷了。”    “律法的确是由朝廷来定。”    “也不需要理由。”    “但相关的商律、工律问世,定会在地方引起轩然大波,也定会引得工匠、商贾不满。”    “他们有情绪是对的,但朝廷需提供一个宣泄点。”    “如果朝廷大包大揽,将一切经由全都一手揽过,无疑会吸引到全部工匠、商贾的怨恨,这对大秦朝廷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秦想安稳天下,势必要得天下人助力。”    “岂能将掌有工艺,掌有钱财运送渠道的工匠、商贾全都赶到对立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