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第1/2页)
    刘协暗自挑了挑大拇指。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不留一点破绽。    不过,你要是以为我就是口嗨,那你就想简单了。    刘协转身对段煨、贾诩说道:“杨公四世三公,名重天下,有他相助,这事就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落在诸位的肩上了。努力!”    段煨没听懂那些云里雾里的话,只当刘协说的是为段颎正名、保他富贵的事,心里欢喜,连连致谢。贾诩却听出了刘协与杨彪一番话背后蕴藏的复杂意味,不禁意动。    虽然还不清楚他们的真实意图,但冲突激烈到这个程度,应该不是演给他们看这么简单。    或许,变革的机会就在眼前?    贾诩几乎在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他必须搞清楚天子所思所想,确认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臣等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器重,惭愧,惭愧。”贾诩拱手致意。    “哈哈哈……”刘协大笑,一手托着段煨的手臂,一手托着贾诩的手臂。“贾君,朕有一问,可能有些冒昧。”    “陛下请讲。”    “你真是段公的外甥吗?”    贾诩微怔。“陛下何出此言?”    “朕听人说,你当年因病辞官,返回凉州,半路遇贼,赖段公威名才得以脱身。”    贾诩哑然失笑,摇摇手。“不意陛下竟知此事,臣真是羞愧难当。”他顿了顿,又道:“臣与段氏虽属同郡,却无半点血脉。当时托以段公外甥之名,不过是权宜之际罢了。”    “那太可惜了。他日文和大放异彩之时,武威段氏不能与有荣焉。”刘协转向段煨,郑重地说道:“将军,你当努力,武威段氏的威名能否不堕,全落在将军肩上了。”    段煨哈哈一笑,全没往心里去。    贾诩虽然聪明,却是个凉州人。如今形势紧迫,天子不得不给他三分薄面,将来形势安稳了,满是关东人的朝廷哪有贾诩的立足之地。就算天子器重他也无济于事,当年孝灵皇帝同样器重盖勋,盖勋还是受关东人排挤,位不至九卿。    武威段氏需要攀附贾诩?可笑。    贾诩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虽说天子此举不排除有捧杀他的可能,但天子能够亲自来段煨大营见他,已经表明了诚意。    更别说当着众人的面,许他富贵。    机会就在眼前,要不要抓住?    按理说,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伯乐就是天下至尊的皇帝陛下。得遇明君,是无数臣子梦寐以求的幸运。    可是他很清楚,这条路充满荆棘,不是那么好走的。    大汉积弊甚深,中兴谈何容易?    击退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