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第1/2页)
    沮俊是冀州人,为人忠贞果敢,是可用之人。    沮姓不多见,又是冀州人,刘协很自然的想到了另外一个姓沮的冀州人。    他召来沮俊一问,不出所料,沮俊果然与沮授同族。只不过他是大宗,沮授是支系,两人来往并不多,尤其是这几年,根本没有联络。    见沮俊忙不迭和沮授撇清干系,刘协忍不住笑了。    沮授如今是袁绍谋主,而袁绍不臣之心早就昭然若揭,沮俊身为朝廷大臣,避嫌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他们是不是多面下注,那就不好说了。    就算是多面下注也无可厚非。沮俊在不久后的战事中奋勇作战,宁死不屈,自不用多说。沮授忠于袁绍,誓死不降曹操,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道德观,称得上忠贞之士。    “沮君,在你看来,朕与袁绍,谁能笑到最后?”刘协笑盈盈地看着沮俊。    沮俊微怔,随即大声说道:“当然是陛下。”    刘协扬扬眉。“这是沮君的由衷之言吗?欺君可不是大臣所当为。”    沮俊神情尴尬,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刘协摆摆手,云淡风轻地说道:“沮君不必急着作答,多想几日,或许是有必要的。”    沮俊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躬身施礼。    “唯!”    ——    调整了人事,见过了相关的官员,禁军的训练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    有天子亲自演武为号召,又有卫尉士孙瑞、光禄勋邓泉做示范,北军五校也加强了日常操演。    人一旦行动起来,精神面貌就会不自觉的发生变化。    懒散的北军是一群乌合之众,训练的北军则渐渐有了禁军该有的模样。    至少看起来如此。    消息传到杨奉、杨定、董承的耳中,他们也不能无动于衷,或主动或被动的加强了训练,做出一副大战将至,用我必胜的气势。    十月下旬,出使陕县的皇甫郦传来消息,张济对天子巡幸表示欢迎,积极准备,却婉拒了天子对张绣的征召。    从不同的渠道,皇甫郦打听到一个消息,李傕、郭汜派人和张济联络过,很可能已经达成了协议,将起兵攻击天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傕、郭汜很可能已经在赶来华阴的路上。    读完皇甫郦的书信,刘协不免有些紧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是在他没准备好的情况下。    刘协想了想,派人叫来了杨修。    杨修入仕之后,谨记父命,夹着尾巴做人,天天和钟繇、丁冲等人在一起,尽可能摆出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效果却不太好。    大家都对他很客气,却不太愿意与他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