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第2/2页)
安全多了,可以无视杨奉的敌意,大大方方的装逼。    “白波军与黑山军一样,都是黄巾一部吗?”    杨奉悄悄地看了身后的王越一眼,长长的吐了一口闷气,按捺着性子,点了点头。    “诚如陛下所言,白波军与黑山军都曾是黄巾一部。黑山军原本是冀州部,白波军则是并州部。”    第四章 道可道,太平道    杨奉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    谈起过往,他既觉得丢脸,又有些无奈。    想当年,黄巾三十六方,八州并起,何等声势,本以为能“岁在甲子,天下大平”,没曾想烈火烹油,来得快,去得更快。大贤良师一死,黄巾就兵败如山倒,如今只能占据一些山寨苟延残喘。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他又何至于沦落到投靠李傕。    没想到李傕也靠不住,西凉人居然自己打自己,杀得血流成河。    这群蠢货。    “黄巾奉的是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奉的天师道有什么异同?”    杨奉愣住了,疑惑地看着天子。听天子这意思,似乎并不是想羞辱他,而是讨问道义?    他虽然是黄巾一员,对道义却了解不多,这从何答起?    见杨奉不说话,刘协又自言自语道:“太平道,求的是天下太平吗?”    “呃……当然。”杨奉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一边绞尽脑汁,回想自己那有限的经文道义。    但是很遗憾,他原本就对经文道义不太上心,只知道“太平”二字,又丢了这么多年,仓促之间,哪里还想得起来什么经文,一时间憋得面红耳赤,尴尬无比,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看着杨奉的窘态,刘协笑了笑。“看来将军只知道护道,却不熟悉道义。罢了,朕就不为难将军了。白波谷中,可有熟悉道义之人?”    杨奉长出一口气。与天子论道,比和李傕拼命压力还大。    “陛下……对太平道有意?”杨奉小心翼翼的问道。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黄巾军是蚁贼,中平元年覆败之后,太平经就是禁书,天子怎么可能感兴趣。    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刘协微微一笑。“将军久历战阵,却不知《太平经》本是宫中之物么?”    杨奉大惊失色,脑子一片空白。“《太平经》……是宫中之物?”    刘协点点头。    刘协原有的记忆清晰表明,张角手里的《太平经》来自皇宫收藏,经手之人就是与张角暗中来往的宦者封谞、徐奉。    这种事是秘密,张角不会说,杨奉自然也无从得知,他甚至不知道封谞、徐奉等内应的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