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  (第2/2页)
   他的字,如果是短短几个字的牌匾或者题字,还真的很漂亮。    笔法飘逸有神,力透纸背,遒劲圆浑,完全当得起书法大家这个称号。    但是,郭沫若的长篇就有些问题了,字没有问题,而是字与字的结构出现了问题。    只能说老天给了郭沫若文学方面的天赋,却没有给他书法上的天赋。    所以,后世大家在评价郭沫若的时候,都是称呼郭沫若是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而不是书法家。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开河的交际确实非常广泛。    认识这么多书法大家,而且还不光是bj的书法家,全国各地的书法大家都有。    张俊平暗自嘀咕着,这些书法作品,留到后世,哪一件都值不少钱,比如范增的作品,号称画家第一,书法最贵,每一平尺价格超过二十万。    “小张,你的字,我还真不是奉承,你看看这些书法大家的字,哪一个比得上你?”李开河直接从墙上把范增,欧阳中石等几个中坚力量的书法家的字取下来,放到书案上和张俊平的字做对比。    其实,根本不用对比,张俊平也清楚自己的字,根本不是那几个人能比的。    不说现在,那几个人才刚刚四十多岁,书法还没达到巅峰期。    还真不是吹,就算是后世,他们的巅峰期,也比不过此时的张俊平。    两个人在工作间里聊了一会书法创作,才又回到办公室。    “小张啊!既然咱们是文友,那么我也不和你说什么套话了。    你说的大四合院,厂里确实不少。    不过,要说闲置的……    你等一下!”李开河说着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前面,拿起电话,打了个电话。    不大一会功夫,走进来一个中年妇女。    “这位是我们厂后勤处的周处长。    周处长,这位是xc区物资局的张科长,咱们今年刚刚采购回来的十万吨焦煤就是小张科长帮忙联系的。”李开河先给两个人做了一番介绍。    李开河介绍张俊平是物资局是科长,是在给张俊平抬面子,却没想到误打误撞,还真蒙对了。    “您好!”张俊平率先站起来和对方握手问好。    “张科长,我可要好好感谢您,因为张科长的焦煤,我们今年年底可是能拿不少奖金。”这个半老徐娘娇笑着和张俊平紧紧握了握手。    后勤处可是轧钢厂的实权科室之一。    采购科就归后勤处管,杨莹也是这位周处长的手下。    “周处长,小张科长想要购买一套大四合院当做婚房,你是咱们厂的大管家,你看看咱们厂名下的四合院,有没有合适的?”李开河很直接的询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