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七零开厂扶贫 第174节  (第1/2页)
    那可是报社最值钱的东西,真要是丢了,她可赔不起。    黄英有些着急,把帆布包里的东西一股脑都倒在桌子上。    终于在包包的夹层里找到了相机。原来是帆布包破了个洞。    在她把东西塞回去的时候,几张照片引起了夏晓梦的注意。    “黄英,这照片,是木炭厂刚重建的时候?”    黄英看了一眼照片,点了点头,“嗯,那时候木材厂不是被火烧了吗,我为了抢新闻,特意跑到现场拍了几场。    结果没几天,木材厂就重建了,还改成了木炭厂。我觉得这事儿值得报道,就跑去拍照了。有什么不妥吗?”    夏晓梦摇了摇头,照片不仅没有不妥,还拍得恰到好处。    照片里,木炭厂还没有被建好,一大堆工人正在忙碌着。然而,右上角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却出现了一张不该出现的脸,那就是孙丽娟。    她和宋曼正握着手,笑得别有深意。    这下夏晓梦算是找到确实的证据了。    如果说鞋子还有可能是被其他人偷偷卖掉,那么这张照片,就是二人合谋最好的证明。    夏晓梦弯唇一笑,“黄英,这张照片,你可以送给我吗?”    黄英正在把东西往包里塞,连头都没抬一下,“哦,这张我没拍好,你要是喜欢就拿走吧。”    做完了采访,几人和黄英告了别,就坐车回莲花大队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夏晓梦成了县里的热门。    和她想的一样,人们很快忘了她之前的绯闻,开始谈论她凭什么让县长亲自颁奖。    有人说,是因为木炭厂给领导赚了钱,也有人说,是因为她给老百姓谋了利。    总之,没人敢编排她和县长的关系就对了。    然而木炭厂里,却在流传着另一个传闻。    这天,宋曼刚下了班,正端着饭盒往食堂走,迎面看到几个要好的同事,忙走了过去。    可她还没等说话,那几人就立刻躲开了。    宋曼气得把饭盒往桌上一摔,大喊了起来,“你们几个,到底怎么回事?看不惯我就直说,没必要一天天地总躲着我。咋地,我身上有传染病啊?”    第186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曼的声音很大,附近的人都听见了。    那几个女工被这么她一喊,多少有点没面子。其中一个泼辣的向前走了几步。    “行你背地里嚼别人舌根,还不行我们不跟你玩儿了。你咋那么霸道呢?”    宋曼怎么说也是个老员工,就连新来的厂长都要给她几分薄面,平日里大家更是都围着她转。    自从开完表彰大会,她就发现大伙对她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    就连她讲的八卦,大家也都失去了兴趣。宋曼本来也没多想,可今天他们竟敢当众和自己翻脸。    这就让她不得不多想了。    眼看着就要选下一任车间主任了,她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宋曼眼睛一转,态度暖和了下来。“刘同志,你干嘛发那么大的火啊,大家都是同志,有话好好说嘛。”    谁知姓刘的同志却没给她面子,“同志?哼,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可没那个胆子,跟你这种敌特份子当同志。”    此话一出,宋曼的心里咯噔一下。“刘莲香,开玩笑也该有个度吧,敌特份子这种帽子可不是随便扣的。    你要是再这么胡说八道,小心我不顾同志情谊,去厂长那告发你。”    刘莲香呵呵一笑,一脸地无所谓,“有本事你就去啊,看厂长是抓你还是抓我。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县里出了文件,谁敢传播夏晓梦和那几位厂长的谣言,谁就是敌特份子,要抓去严查到底。    宋曼同志,我要是没记错,咱厂子最先传这件事的,就是你吧。”    说完,她转头看了眼旁边的几人。    几人纷纷点头附和。“没错,那几天,宋曼得谁跟谁说,把我们整个车间的人全都告诉个遍。”    “我们车间也是。她天天不干活,没事就往我们车间跑,到处跟人说夏晓梦的谣言。”    此时,正是用餐高峰。食堂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证明。    饶是宋曼心理素质不错,面对这么多人的指控,心里也是慌得不行。    别的她都不怕,可敌特份子这个帽子一旦扣下来,她就完了。    别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