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2章  (第1/2页)
    “更不要说那些念台词背123456的,甚至是抠图的了!!”    汤祖健老师,在镜头下,怒斥着。    “前段时间,我就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小伙,说了一段话,我深有感触。”    “你为了演戏,付出一些艰难,那就是演员行业的基本底线,什么时候做到最基础的行业要求变成了这么了不得的事情?!”    就这么一个视频,被人与李少杰发布的那则怼人视频,剪辑在一起。    共同阐述着人们对于艺人容忍程度的底线不断降低的这件事。    这时,无数演员的黑历史再一次被翻出来,网友们不断的陷入热议。    【对啊,这是为啥啊?以前觉得当明星的必须是圣人,现在一看,什么出轨,什么尬演,甚至都觉得无所谓了,只要你不搞大事就行。】    【奇怪,要说以前我肯定是接受不了,但现在看,好像底线是变低了,是我麻木了?】    【好家伙,全员比烂,果然啊,全靠同行衬托。】    网友们讨论着。    话题的热度不断的上升。    不少人开始发布自己的看法。    甚至于各行各业都在以自己的想法去论证这样现象的原因。    就好像是某位心理医生。    详细的剖析,让不少网友们拨云见日。    【为什么人们对艺人容忍度越来越高,底线越来越低?】    【以前或许我们不会觉得,一个演员,为了工作,付出一些辛苦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甚至也就只是感慨一下演员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但为什么到了如今,变成了歌功颂德?!】    这一个有理有据的剖析,让无数的网友点赞。    热度也飞速的上升着!!    随着这位大佬的解释,越来越多的网友恍然大悟。    【很简单,从社会对比理论来讲,用俗话来说,就是矮子里面拔大个,人们往往对艺人的评估是“道德标准”大于“业务能力”的,对于道德上的评判优先级是最高的。】    【一个艺人道德过关,业务能力也过关,这本来应该就是行业底线。】    【但无数塌房的事件,各种毁三观的爆料,无数的艺人践踏着处于“最高要求等级”的道德底线,一个又一个黑历史的摊开,给了观众们一个“练习效应”,导致“感觉阈值”不断的降低着。】    【这个后果就是“次等要求等级”的业务底线被人麻痹,忽视,乃至于不去在意,以一种应激性的补偿心理,去自我调整,满足练习效应。】    【简单来说……“就暂时先别要求他的业务能力了,好好先做个人吧!”】    【可是,不断的冲击依然接连爆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