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63节  (第1/2页)
    同福坊。    袁府比起几年前扩张十来倍。    周围住户言称八字与宅子相克,对仕途、生意有大影响,纷纷求袁指挥使解忧。    袁顺低价收购过来,大肆建造假山流水,一一对应老家徐州名山名水。    如此奢靡无度,在神京也是首屈一指。    朝廷御史纷纷上书弹劾,罗列袁顺十大罪,请正统帝诛袁家九族,以正国法。    正统帝以证据不足为由,屡屡袒护袁顺,以至于锦衣卫气焰愈发嚣张。    书房。    袁顺正在练字,笔走龙蛇,隐隐有大家风范。    一道声音突兀响起:“字不错。”    袁顺抬头见到白发老者,藏青道袍不知穿了多少年,连忙躬身施礼。    “见过主上。”    “这么多年了,还在乎什么虚礼。”    周易随意坐在椅子上,打量了袁顺几眼,说道:“平日里少操些心,再多吃些补药,兴许能多活几年。”    袁顺此时五十多岁,本该是官场大展宏图的年纪。    由于早年修行吞天魔功,亏了二十来年寿元,已然鹤发鸡皮,老态龙钟,容貌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    袁顺恭敬道:“谢主上关心,卑下已经安排好后继之人,定不会耽搁事。”    “记得将袁家分一支去北疆,老夫可没时间照顾太多。”    周易叮嘱两句,旋即问道:“于肃那老头,怎么又进了牢房?”    “昨日早朝,户部刘尚书、吏部董尚书以及十余位御史,同时弹劾于大人。言称于家族人借着于大人身份,大肆卖爵鬻官、贪墨受贿。”    袁顺说道:“同时,弘州知府上奏,于家族人侵吞田产,打死了不少人,由于打着于大人名号,地方官吏不敢管束。”    “于家族人?”    周易眉头一挑:“老夫听说,于肃早些年与族人决裂,连父祖的坟都迁了?”    “主上有所不知,当年于大人与张党斗争关键时候,不少御史弹劾于大人不孝,不能为读书人表率,更不能担任内阁首辅。”    袁顺回答道:“于大人便回老家,将祖坟迁回族中,又将名字录入族谱,以全任孝。”    周易沉吟片刻,继续问道。    “族人为祸,不至于首辅入狱,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66章 飞剑再现    于肃不是一个人,而是朝廷一个派系的领头人。    张家强盛至斯,于肃仍能斗倒,足以见其权势。    纵使不如龙相、张相之类,有颠覆乾坤的能为,也不至于因族人之罪入狱。    周易断定,朝廷隐瞒了真相。    袁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监察百官,朝廷之事少有不知:“于大人入狱真正原因,是他试图劝说陛下,改变税法。”    周易目光微凝,沉声道:“于肃要向读书人收税?”    “主上英明!大雍虎视眈眈,朝廷为免再遭壬寅之变,大半税收送去供养北疆大军。”    袁顺说道:“再加上近些年天灾不断,地方州府急需赈灾银,户部早已入不敷出。于大人趁机谏言,改革税制,去除官绅免税的律法。”    “难怪将他抛弃了。”    周易顿时恍然,又问道:“皇帝对此事怎么看?”    “据上阳宫内侍所说,原本于大人说动了陛下,先寻一府之地尝试征税。之后秦次辅私下觐见,说于大人是下一个龙相、张相,陛下心生疑虑。”    袁顺说道:“秦大人又说陛下与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庶民,朝廷缺钱了加税即可,切莫动摇朝廷根基。”    “好一个朝廷根基!小袁子,你遣人去办件事。”    周易不认为于肃能改革税制,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