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十年之约  (第3/3页)
工部尚书胡榘。    “回史相,听说是为了找冶铁炉。为此,赵竑还把杜范几个官员给骂了一顿。赵竑去绍兴府,还是薛公的孙子薛坦薛监造自告奋勇,带路前去。”    “史相,我那个不肖孙儿刚刚入仕,不懂规矩。回去后我会好好管教,让他不用要多管闲事!”    薛极赶紧站起身来,向史弥远肃拜请罪。    “薛公,你这是干甚?赵竑是军器所提举,薛坦作为他的属僚,难道要抗命不成?”    史弥远摆摆手,示意薛极坐下。    “胡公,工部也不要掣肘赵竑这个疯狗,以免他闹到朝堂上去,丢人现眼。他要人要物,极力配合就是。老夫倒是要看看,他能折腾出什么东西出来?”    提到赵竑,史弥远心头恼怒至极。    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这个王八蛋,竟然公然在朝堂上指责他弄权,是可忍、孰不可忍。    “史相放心,在下知道怎么做了。”    胡榘满脸赔笑说道。    赵竑这个愣头青,他连史弥远都不放在眼里,自己要是招惹,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二位,你们看这幅墨宝如何?”    史弥远微微一笑,拿起桌上的纸张,递给了胡榘和薛极几人。    “这不是高中的手迹吗?”    薛极看了几眼,惊讶地叫了起来。    “高宗临摹数十年,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横斜平直,随意所适,乃是海内大家,无人能及!”    胡榘也是点头赞叹道。    这一份赵构的《孝经》手笔,价值何止千金,想不到却在史弥远的府中。    史弥远之富有,真是让人羡慕啊!    “史相,此份墨宝,能否借下官赏玩几天?”    胡榘谗笑着说道,期待史弥远大发慈悲,将此物赏给他。    “胡公,此物不行,老夫有用。”    史弥远毫不犹豫,拒绝了胡榘。    胡榘无奈,心头狐疑,不知道一份孝经手迹,又有什么用处。    “二位,天色不早,回去歇着吧。明日上朝,无需得罪金人,但也不必和金人客气。”    史弥远眉头紧皱。若不是怕金人南下,委曲求全,他又怎么会成千夫所指?    “史相,我等告退!”    胡榘和薛极告辞,书房中只剩下了史弥远和余天赐两人。    “畏斋,能亲自去一趟沂王府,把这东西交给郑学录。他知道怎么做。”    史弥远卷好赵构的手迹,放入盒中,递给了桌前的余天赐。    “是,史相。”    余天赐心知肚明,拿好了长盒,犹豫着说道:    “史相,徐姬来报,吴念去了济国公府,和赵竑不欢而散,好像说什么好离好散。”    “吴念的女儿回来了吗?”    史弥远精神一振,脸上的皱纹都绽开。    “吴氏人还在金陵,和一纨绔打的火热。不过,她母亲吴杨氏的寿辰,她应该会回来。”    余天赐沉思着说道。    “这可是这一阵子,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史弥远眼放精光,悠悠说了出来。    吴念的女儿吴氏,赵竑的正妻,也是皇后杨桂枝的侄孙女。要是吴氏和赵竑决裂,赵竑和杨桂枝的关系,就永远无法调和。    只要赵竑和杨桂枝不和,以杨桂枝的强势,再加上自己控制朝堂,胜势就完全倒向了己方这边。    这对史弥远来说,的确是一个大大的喜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