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上朝(下)  (第3/3页)
上钩。怕赵竑冲动,魏了翁和真德秀赶紧先后开口劝道。    “陛下,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臣愿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铸造出震天雷和新炮,一年到两年造出新突火枪。若是不能,臣愿退隐山林,永不入大宋朝堂!”    赵竑向着御座上的赵扩肃拜一礼,郑重异常。    归隐山林,估计会被玩死。    唯一的优势,“狸猫换太子”这件事,史弥远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他的阴谋诡计。    自己的命运,不能交到别人手里。去做些事情,边走边看,似乎是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陛下,济国公一心为国,其心可嘉。臣请陛下降旨,让济国公去工部军器所铸造火器,为国尽力,为陛下分忧!”    果然,史弥远朗声奏道,中气十足。    “臣附议史相!”    “臣也附议史相!”    “请陛下恩准济国公为陛下分忧!”    参知政事宣缯和胡榘二人、监察御史莫泽和黑胖子梁成大等大臣纷纷走了出来,附议史弥远的提议。    反观魏了翁、真德秀等大臣,则是面面相觑,忧心忡忡。    这个济国公,不会是那本破古籍上看了些奇技淫巧就拿到大殿上来,想讨好大宋官家吧。    这玩笑,可是要开大了!    “为国分忧,不要谈什么退隐。”    赵扩不动声色,轻声说了出来。    “济国公,朕任你提举工部军器所,专心研制火器,为朝廷好好做事吧。”    赵竑如此镇定自若,难道是真有把握?    “臣谨遵陛下教诲!谢陛下天恩!”    赵竑肃拜行礼,恭恭敬敬。    看来,在这位大宋官家心里,还是在意他这个“养子”的。    工部军器所提举官,这就是他在大宋的第一份差遣了。    朝会结束,赵竑出了大殿,立即有好几个大臣跟了上来。    “殿下,你真的会造火器?”    兵部侍郎魏了翁出来,一把拽住了赵竑。    赵竑正要回答,却见史弥远在一群大臣的亦步亦趋,前拥后堵中,不怒自威,目不斜视离开。    赵竑身边的大臣,许多不知不觉已经离开,只剩下寥寥两三人。    “魏侍郎,给我一年时间,一定让你大吃一惊。”    赵竑不置可否,却似乎胸有成竹。    魏了翁上下打量着赵竑,看他似乎并不是信口胡说,这才点点头离去。    “殿下,你又何必逞强,和史弥远一般见识?”    “殿下,要是造不出来,你可就让官家看轻了。这又是何必?”    史弥远等人离开,又有几个热心大臣上来,却被赵竑一一敷衍摇头离开。    大理寺少卿徐暄上来,他捋着白须,打量着周围,笑呵呵低声说道:    “殿下,几天前,老夫去西湖净慈寺清修,恰好碰到沂王妃来寺里进香,为殿下祈福。谈到殿下,沂王妃很是感慨,还落了泪。母子情深,殿下有空,还是去看看王妃。什么琴乐美女都是空的,只有亲情不能割舍。再说了,官家对沂王妃,一向都是很敬重的。”    徐暄笑着离开,留下赵竑一头雾水,半天才反应过来。    这个白胡子老头,果然是个聪明的……老狐狸。    嘉定年间,朝廷品第江南诸寺,西湖净慈寺以“闳胜甲于湖山”列为禅宗五山之一。并以“南屏晚钟”称胜湖上。该寺中心五层主殿,两旁配有偏殿,各类阁、堂、轩、楼等三十三座,寺僧达数千人,极为兴盛,是士大夫、王公贵族修心养性以及理佛之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想不到他的嗣母沂王妃竟然去西湖净慈寺为他祈福,这世间,竟然还有关心他的人。    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是得去看看。即便是沂王妃和他的皇位竞争对手、沂王嗣子赵贵诚如今在一座府中,即便是他不想见赵贵诚,但他也得去看看,去看看自己的嗣母。    求助于沂王妃,也许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困境。    赵竑不由得一阵脸热。    自己这心思,是不是太龌龊了一些?    他得加紧适应新环境,要不然光是人际关系,他都得糊涂上好一阵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