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 大移民  (第3/3页)
李文彤听到甲板上一片哭声。    他大声呼喊道:“船员立刻行动,把所有移民都安排到船舱之中。    这只是小风浪,又不是台风,你们不要害怕,船只一定会没事。”    李文彤花费很多口舌,他才让这些移民回到船舱之中。    他是一名海商,接受官府的雇用,负责把移民运到南洋地区。    他一直祭拜妈祖娘娘,祈祷路上风平浪静。    希望这只是普通的风浪,而不是台风来临的征兆。    李文彤看到所有移民,全部都进入到船舱之中,他这才放心下来。    现在这种风浪对于大船,不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但对于第一次出海的移民,足以让他们非常恐惧。    天渐渐黑了下来,外面狂风大雨。    船只被风浪推动,不断的上下起伏。    “娘,文儿怕。”    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听着外面的狂风暴雨声,缩在船舱中瑟瑟发抖。    一名妇人放下怀中的婴儿,抱起害怕的小女孩儿,安抚他的情绪。    屋内的陕西大汉吴正,看到这种场景,他叹了一口气。    “这是什么世道,之前自己活的都很艰难,一直不敢要孩子。    皇帝打到陕北,日子过的好了一些。    没想到却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连机井里的水都干涸,田地彻底干旱,只能靠朝廷从外面调粮,勉强活着。    乡长带着我们去南洋。    俺们一辈子没坐过船,谁知道去南洋竟会这么危险。”    吴正只是抱怨几句,他看着床边的窝窝头。    他们这些小民,只要有一口吃的,再大的苦都能忍受。    ………………………………    澹马锡港,大华皇家海军第一舰队总督陆远山,前来送别第三舰队。    张晚枫总督站在船上,向着陆远山总督挥挥手。    第三舰队得到命令,他们将会重新返回旅顺口,保护大华北方的海岸线。    并抽掉一部分军官,组成第四舰队。    气笛声响起。    第三舰队军舰缓缓离港,澹马锡港口空旷了一些。    陆远山本意是来南洋建功立业。    没想到第一舰队,竟然被朝廷留在南洋。    他早就应该想到,南洋这么大的地盘,必须要留有充足的兵力。    第一舰队留在南洋,南洋周边又没有太大战事。    今后只能看着,其他兄弟单位建功立业。    传令兵跑到码头,他向着陆远山汇报道。    “总督大人,南洋总督武弘义大人有事情,想要和您商量。”    陆远山很快赶到南洋总督衙门。    武弘义亲自出来迎接陆远山。    “麻烦陆总督了,第九军已经在集结,准备等到南洋军到来,第九军就撤离南洋。    朝廷下达命令,移民二百万人,要南洋总督府进行安置。    现在南洋总督府,没有能力安置这么多人。    我也真的没办法,请求军方的协助我们,安置这些移民。”    朝廷一纸命令,送到南洋总督府。    武弘义接到这个命令,他大脑都有些发晕。    现在南洋总督府,管理的人口只有二十几万。    其他都是土着人口,基本只是控制部落头领,让这些土着部落自行管理。    朝廷突然送来二百万人口,还是必须分配土地,直接管理的人口。    这对于南洋总督府来说,完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南洋总督府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官吏。    武弘义最终听取手下的建议,求助军方协助管理这么多人。    南洋很多地方军管还没有结束。    让军方协助管理一段时间,南洋总督府从移民中提拔培养一些人才,建立有效的统治。    只要接纳好第一批移民,接下来的移民,只需要扩大村庄的规模,就能完全接纳他们。    陆远山听到这个请求,他立刻答应下来。    他还提出一个建议,让移民先期停留在爪哇岛。    让这些移民适应南洋的气候,同时也能确认他们没有带来疫病。    确定安全之后,才能把他们分配到南洋各地。    一场大规模爆发的疫病,就能摧毁他们前期的准备。    武弘义总督听到这个建议,他惊出一身冷汗,同意陆远山这个建议。    他之前一直害怕移民不适应南洋这里的环境,没有考虑移民可能带来瘟疫。    还好发现的早,必须要把这个漏洞堵上。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wap.    /68/68075/19567640.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