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 城主,你不是人  (第2/2页)
    万一是断头饭怎么办?万一吃完要挖一个腰子怎么办?    十八户人家愁眉苦脸也没想到原因,最后下了决定。    如果是要让他们卖命,那就男人上!    只要家里的老人孩子和女人,能在龙游有条活路就成!    这时李凌薇看到这些男人一脸悲壮,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架式。    再看女人和孩子,同样一脸担忧,甚至眼中含泪,手脚发软。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吴老大,要抓他们进红肉铺子呢!    李凌薇一懵问洛白:“你没跟他们说来干什么吗?”    洛白了懵:“他们是纸匠,不用说也知道是让他们来造纸啊!”    “……你看他们的表情像是知道的样子吗?”    洛白大步上前道:“你们都是青田村纸匠没错吧?”    众人相视一望,其中一个老者小心翼翼地回道:    “将军,我们不是匠人籍,是农籍。    这纸籍是祖先的手艺,不是入了匠籍的。”    以前他们趁农闲时自己造点纸出来卖,差点就被官府打入匠籍。生怕是因为这个事找他们。    李凌薇忙道:“众位误会了,在龙游县,不论你之前是什么籍,只要不是罪犯。    现在统一都是良籍!    本城主找众位来,是要造纸,请众人来做造纸工人。    你们放心,这造纸工人的工分是按一等工分来发的,包吃包住还有工钱领。”    众人由忧转喜,那老人却没就此放心,而是问:    “那,那这当了造纸工人,不会给我们转为匠籍吧?    我们家这娃子,能入民兵营?这以后能读书识字不?能置田地吗?    城主啊,您给我们一口饭吃,我们老田家感激不尽!    能给您卖命,我们心甘情愿,但是这娃子还小,实在不忍心就这样让他们入了匠籍。”    李凌薇没有丝毫不耐烦,温柔地道:    “老人家误会了,在本城主管辖之地,除了罪犯,剩下的百姓只有一个户籍,那就是良藉!    不论是贵藉、商藉、匠藉、贱藉都没有了!只要入了龙游的户藉,只有良藉!    懂了吗?我保证你们做了纸坊工人,这些孩子一样拥有入伍、读书的权力。”    老人浑浊的眼睛圆睁,缺牙的嘴巴大张,仿佛听到天书一般,结结巴巴地问:    “那乞丐、奴隶也是良藉?”    “只要他们没犯罪,就是良藉!    并且,龙游城严禁人口买卖,以后不会再有奴藉了!”    老人这才‘哎哟’一声带头给李凌薇跪下,哭道:    “李城主啊,您怎么没早来龙游县啊!    老朽我两个女儿卖到大户人家,入了奴藉,要是您早点来,她们就能脱籍了。”    李凌薇心中一酸,这样的情况在普通百姓家里,太正常了。    灾年荒年,不卖孩子就是一家子饿死,卖到大户人家还有条活路。    每次灾年都有人伢子赶着车在各村子买孩子,一个孩子二、三两银子,甚至一袋米都能换一个。    卖身为奴,那就生死在主人手中。不论是大夏还是大丰,对奴隶都极严。    说起来,成了奴,那就不是人了,国家的法律是不保护奴隶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奴隶失手打死主人,被判死刑。而主人失手打死奴隶,则是罚点银子。    甚至无人上报,官府都不追究。奴隶死了,一卷草席扔到乱葬岗,无名无姓,无碑无坟……    “你的女儿可是卖给了龙游的士族?如果是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    老者再次抹泪:“都没了,听说大女儿是失手打碎了老爷的花瓶,被活活打死。    二女儿长的俏,被哪家公子糟蹋,主母要把她卖到窑子,她就投井了。    等老朽得到信找到府上,连尸首都没见着。”    李凌薇轻叹一声,对洛白道:    “看来宣传还不到位,这些新来的百姓依旧不了解龙游的户籍制度。    让赵刚多派些人,每天晚饭后的大会上讲一讲。小队长要宣传到位,给百姓一个意识。    在龙游城,没有奴隶!买卖人口是违法的!”    安抚纸匠们耽误了一会,待他们彻底知晓是什么情况后,全部人都激动不已。    这是端上铁饭碗了啊!只要好好造纸,就再也不愁衣食了。    待听李凌薇说要用芦苇造纸,几个老纸匠不由皱眉:    “城主,只用芦苇造的纸怕是不能写字,太粗脆,还发黄。”    李凌薇点头:“这一点我也考虑过,所以要加杨桃枝和构树皮。    再改良流程,芦苇为主材料,一样能造出好纸。”    最主要的是她囤了造纸专用漂白剂,这东西在后世也是超级便宜的。    广大网友脑洞大开,万一她穿越到汉前,有这个加上造纸术,名垂青史不成问题。    反正空间无限大,她就多囤了一些。童夕君的空间:穿成亡国公主后我搬空皇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