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朝拜  (第2/2页)
惑的目光,他继续道:“俺闺女貌若天仙,温雅端庄,岂能白白便宜你家犬子,俺得先看看你家那小子配不配!”    曹震回怼:“你这厮!我不妨告诉你,我儿子曹炳那是一表人才,人见人爱!”    “别吹牛,改天让你儿子去军营,俺要亲自考验他!”鹤庆侯一本正经地道。    去军营......    众人轰然大笑。    已经脑补出鹤庆侯考验女婿体能的情况了。    他们三三两两谈笑着。    又听有人道:“舳舻侯,听说你家在搞船运生意,在生意场上人脉广阔?”    舳舻侯朱寿道:“有话直说,磨磨蹭蹭像个娘们!”    如今的朱寿在勋贵中属于大财主。    随着朝廷开海,他的船队越做越大,每个月都有好几万两银子进账。    羡煞一众勋贵。    普定侯陈桓搽着双手,对朱寿嘻嘻笑道:“呵呵,有件事还想请你帮忙……我家内人的堂兄的表兄的管事的侄子,想买几艘海船,不知你这……”    朱寿缓缓喝了口茶,说道:”呵呵,可以可以,等回头和我下属的副手的文书的小吏说,小事小事!”    “......”    朱寿始终没有把皇太孙才是大东家的秘密透露出去。    “这三媒六聘,可不能马虎……”    谈笑间,那边景川侯曹震对鹤庆侯张翼家的亲事已经定下了。    鹤庆侯也不提考验女婿的事了。    看他们之间畅谈交谈,朱允熥大为感慨。    遥想历史,这帮家伙大多在洪武二十六年被老朱一波清洗了,抄家的抄家,灭族的灭族。    如今却活蹦乱跳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自己的出现,挽救了大明武将集团,更改变了历史!    人老了就喜欢讲自己年轻时的事,朱元璋也不例外。    北巡回来这些日子,朱允熥日日陪在乾清宫,听老朱故事。    尤其是元末那段历史,讲的最多。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这可不是朱元璋随随便便喊的口号。    其中蕴含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元末明初时,中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    南北汉族大分列!    从公元936年石敬瑭称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开始。    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收回截止。    燕云十六州已经在胡人的统治下,历经了432年。    十六州之地,包括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北宋时,金人南下造成靖康之耻,又占据了半壁江山。    再到蒙古人统治的元朝。    整个两汉总共才四百年时间,推动整个华夏民族逐渐产生统一的民族认同,成为汉族。    而一个地方竟然脱离汉族统治达四百多年。    事实上,元朝实行的四等人制度(四等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已经从政治上明确了汉人(北人)和南人,是两个不同的种族了。    到了明初,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在民族认同上,实际上已经差不多可以算是两个民族了。    如朝鲜族和大韩民族,这才几年啊,就已经有很大差异了。    相比一统天下,建立大明,朱元璋最大的贡献是恢复中华,弥合南北间隙!    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大明集礼》,恢复汉族礼仪文化。    从服饰等各方面,强制要求!    还有语言方面杜绝胡语,钦定《洪武正韵》,推广官话。    在这种环境下,大明想要开疆拓土,何其困难!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