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必胜!必胜!  (第3/4页)
的喊出了对这片土地,对这个国家的热爱。    他们好似看到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一座枯坟,融进了脚下的土地里。    马革裹尸也好,曝尸荒野也罢,    只要能让这个国家和人民免于苦难,    他们愿意使出最后一份力,流尽最后一滴血。    因为他们相信旅长所说的盛世一定会来临,    相信祖国母亲不会忘记他们,    相信后辈儿孙不会忘记他们!    “独立旅,必胜!”    江东再一次高呼。    “必胜!”    “必胜!”    ………    。    。    战士们在憧憬美好盛世的愉悦心情之中,换下了旧衣,穿上了新装。    一团和补充团同时还获得了崭新的德式装备。    新装穿在身,新枪拿在手,独立旅的战士们仿若改头换面了一般,人人精神抖擞,意气昂扬。    三岛倭奴,罗圈腿、矮冬瓜,本就是一个低劣的民族,蛇吞象,必死也!    。    次日,焕然一新的独立旅各团依次离开晋、城。    江东站在城墙上为离开的战士们送行。    街道两旁挤满了晋、城周围的百姓。    自独立旅入晋、城来不过两月,白毛女开演也不过10天。    但是,老百姓们已经将独立旅看成了自家队伍。    看着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儿郎从自己的面前经过,百姓们心中有自豪,有感激,也有担忧。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一团走在最前面,在老百姓最多的地方吕卓然领头高唱军歌。    战士们对这首军歌十分喜爱,甚至有人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唱出来。    这首军歌似乎就是为独立旅量身打造的一般,战士们从歌中找到了骄傲和自豪。    听到领唱,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唱了起来: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华、夏的健儿。    我们是领、袖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坚决抵抗。    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抗战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抗日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迎接英雄的勋章。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民族的解放。”    。    嘹亮的歌声伴随着队伍的行进接连响起,朗朗上口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词让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    战士们的嗓音浑厚,每一句歌声似乎都在吐露着他们的心声。    歌声和整齐的步伐一起响起,虽然战士们没有学过踩点,但无数遍的传唱之后,他们和音乐已经融为了一体,每次踏步都与节拍相和!    “踏踏踏……”    头盔铮亮、军服整洁、装备精良、目光有神、步伐坚定。    老百姓们从未见过如此雄壮威武的国军,无数人被眼前的场面震撼,呼吸不由自主的跟音乐和脚步声保持在了同一频率。    “敬礼!”    张胜清和贾大林来到城门处时向城墙上的江东敬礼。    在二人的旁边是正在出城的一团战士,高唱军歌的战士们向他们的长官江东行注目礼。    江东举手还礼,目光坚毅。    张胜清和贾大林跟随战士们一起出晋、城,走上了北上的道路。    一团之后是二团和补充团,何定远、曹彬,冯金章、严义伦,四人皆停下来向江东敬礼!    两个团的战士也如一团一样给江东行注目礼。    长长的队列走出了城门,走向了三个方向。    晋、城的百姓们恋恋不舍地跟在其后,直到队伍走远之后众人才怅然若失地走回城里。    “唉,这样的军队才是民族的希望啊,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去打鬼子。”百姓中一名青年有些犹豫的说道。    “娃儿,你这样想是对的。”一名中年大叔指了个方向对青年人说道:    “独立旅在那边设了招兵处,你快去吧,我们会为你骄傲的。”    青年看着周围百姓脸上那鼓励的神情,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谢谢各位父老乡亲,我这就去了!”    “去吧……”    “去吧……”    青年挤出人群,奔向了中年人指的方向。    “这位老哥,请问独立旅的招兵处在哪里?”    青年到了大致位置后发现被人群堵住了去路,他拉着最后一个人问道。    被问话的人上下打量了青年几眼,    “呐!就在前面。”他指着人群的最前方,    “前面的人都是来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