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毁灭吧,累了  (第1/2页)
    感受着同僚们的再次瞩目被寄予厚望的门生故吏眼里闪烁着水花。    差点就要落下。    为了上位,他在自家恩府身上压上了前程,所以出面替恩府把清丈田亩之事圆场。    现在看来。    他还是太年轻。    只是这会他是无论如何都下不来台了。    要么把这事圆过去,要么就等着和他恩府站到了对立面的百官的联合清算吧。    想到此处,这位李相国的门生故吏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发言道:“李大人此言差矣。”    “嗯?”    当直面着自家恩府投来的死亡凝视。    他不敢与之相对,强撑着颤抖的双腿不要跪下,可要如何才能在不伤及自家恩府的颜面下,把场子重新圆回来,他的脑子却几近一片空白。    要不是老李一句“差在何处”的追问。    他差点就没尿在当场。    好不容易回神。    绞尽了脑汁。    他才勉强答道:“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人也一样。”    “刘平仲出身……出身…”    他的目光在百官身上流转。    很明显,这是实在找不到给刘平仲篡改田亩之事辩护的理由,只得在他的出身上做做文章,将此事归咎为一个人或者少部分人的通病。    可是这地图炮肯定不能随便放。    红巾旧部?    能从元末活到现在的几乎没有,这岁数也合不上。    淮西一脉?    呵呵,他还不没活够。    他恩府都属淮西党,他自然也不例外。    这地图炮难道还能往自家开?    江南士绅?    虽说如今还未占据朝堂的主力,可谁都看得出来,这必然是未来朝局中的中坚一脉,得罪不起。    前元遗老?    别看好像最适合泼脏水,可是能从元朝活到明朝,这会儿还能入大明当官的,哪一个的能力或人脉没有遍布朝野?    虽是思绪翻飞,但现实不过眨眼。    他终于灵光一闪,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道:“刘平仲出身淮西,真说起来也算是朝堂的元老了,可是,李大人有所不知,在胡惟庸这奸贼倒台之前,刘平仲可是几次上蹿下跳想要投靠其门下。”    “更曾私下放言,愿做其马前卒。”    “只可惜,连胡惟庸此等奸贼都瞧不上他,故而侥幸逃离了罪责。”    “今日李大人仗义执言。”    “这攀胡逆党才终于原形毕露。”    “但,满朝文武皆是奉公守法之良臣,李大人,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啊。”    “下官人言微轻,言尽于此。”    “恭请太子殿下圣裁。”    说完这话。    这人便退回了文官行列中,说什么也不再当出头鸟。    只是他不知道。    要不是场合不合适,不止方才感觉到被冒犯的淮西党派官员,此刻的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都想为这位英雄竖上一个大拇指。    这么离谱的托词,居然还真的被他圆的合情合理。    人才啊。    至于实事的真相,刘平仲是不是胡党。    谁在乎。    有本事让他过来当面对质?    人都噶了,难道还能把胡惟庸从地底下挖出来再审一遍?    就连黑着一张老脸的李善长,在听到这位门生故吏的辩驳后,眼底都闪过一丝欣赏之意。    只是,谁也不知道。    此时此刻。    此情此景。    这人心中所想的却是:恩府,学生今日已竭尽我所能了,要是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