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九七章 药王论坛未开先火  (第1/3页)
    二零零四年三月六日。    安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陈阳以郭擎任研发中心研发课题负责人,以张扬为研发中心经理。    从此,海王研发进入了双引擎的时代。    ……    同月十五日,药王论坛在谯城药王院正式召开。    陆一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论坛第一届主席。    为了扩大论坛的影响度,陆一鸣夫妇邀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前来参会。    本场会议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给予参会者更方便的选择。    这也是一次技术创新。    一些行程不便或者是不想过来的人可以通过线上模式参加会议,大大的增加了参会者的参与力度。    陈阳野心勃勃,准备把药王论坛打造成为行业内第一学术论坛。    其实中药学术论坛并非海王独创,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有这种学术交流会了。    开始的时候还是本着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思想,但很快这种学术交流就变味了。    成为了各种专家学者镀金刷声望的工具。    专家忙着刷声望,举办方忙着赚钱,参会者忙着镀金搞身份。    渐渐的这种活动失去了搞学术的意义。    去的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大部分真正搞学术研究的压根就不会受到邀请,基层研发人员更是没有资格参会。    鉴于此,海王做出了很多的改进,大大的降低了参会的门槛。    只要是这个行业的,无论职位高低,水平多寡,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发声。    只有这样才能振兴行业的研发,提升研发技术人员的动力。    当然了,这样做也引发了争议。    很多人专家认为药王论坛根本就不专业,门槛也太低了?    不少人拒绝参会。    更有人放出话来,药王论坛最多一季,根本就办不下去了。    眼瞅着海王邀请的专家学者纷纷拒绝出席,陈阳十分的震怒。    好心好意的邀请你们过来参加学术交流,你们不来也就罢了,还在那边唧唧歪歪?    地球离开你们真的不转了?    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了。    这次不来,以后就别来了。    陈阳马上更改了会议的程序。    干脆增加一个现场演讲环节,可以介绍自己的研发项目和研究想法。    所有过程全程通过互联网播放。    优秀的项目和想法,海王可以适当的提供帮助。    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沸腾了。    大量的行业精英和研发团队过来参会。    他们为的不是奖金,只是缺找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    药王论坛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乎,众人纷纷报名参与进来。    海王的线上报名系统访问量一下暴增了几十万,服务器险些被挤爆了。    陈阳连夜抽调人员去帮忙搭建了新的系统。    这边又征调了一院二院的专家临时组成了专家团进行筛选。    通过专家团三天的海选,选出了近千名参会者和科研项目。    这些人的加入把整场会议推向了高潮。    前一天的预热,会场变成了激烈的辩论会。    一天,仅仅一天的时间,就爆出了三项银奖、十五个银奖以及四十名铜奖。    至于期间冒出的优秀想法点子更是不计其数。    很多都是让人耳目一新。    饕餮盛宴啊!    陆一鸣是又惊又喜。    华夏人不是没有搞研究的,也不是没有想法,只是大部分人没有搞研发的条件。    通过海王专家们的讨论,决定收购其中的三项银奖、六项铜奖以及近百个优秀的项目。    为此,海王豪掷上千万的资金。    一千万的真金白银摆在面前,谁不心动?    银奖铜奖也就罢了,那是有实打实的研究成果。    那些只是提出一个想法或者是方向的人居然也获得了主办方的青睐。    其中一个药厂工人提出的生产过程中的改进技巧居然获得了专家团的一致好评。    海王公司更是给予了十万奖金,购买了这么一个创意。    这下所有人都疯狂了。    大量的人涌入谯城,要亲自参加会议。    一张门票被炒到了数百块。    网上参与的人更是把服务器干瘫痪了。    不得已,海王只能关停了服务器,关闭了报名通道。    会议视频也成为了香饽饽,引发了数百万人的围观。    还是那句话,华夏不是没有创意,也不是没有搞技术的人,只是缺乏搞技术的土壤。    海王适时的点了一把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