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捐款  (第1/2页)
    “大伯,王淳是怎么回事?”    王立冬知道王淳这人,家就在大伯家隔壁,和大堂哥关系很好,也算是发小了。    大伯就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这几年京城附近闹干旱闹得厉害,这就影响了田里的庄稼,于是大家就拼命的想办法找水。    大王庄靠最右边正好有个小山头,上面有个小温泉。    以前一直没人注意。    但这两年不是都缺水吗,所以王大贵就打上这口温泉的主意。    带着全大队的人在温泉旁挖了个蓄水池。    有了这口蓄水池,才让大王庄在这三年里,还能让家家户户红薯管饱。    这让大王庄隔壁的刘家庄非常眼红。    然后两个庄子经常为了这个蓄水池起冲突。    王淳就是在一次护水的争斗中被打伤了。    王立冬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到了后世也没断绝。    还是太穷,吃不饱饭惹得。    王立冬竖起大拇指道:    “大伯,你这事办的敞亮。”    怪不得大伯这个大队长做了几十年,都稳如泰山。    大伯不在意的摆摆手道:    “不说这个,你今天来不光是送粮食的吧,说说看,还有什么事情?”    王立冬也没藏着瞒着。    接下来就把自己打算种蘑菇香菇的事情说了出来。    王大贵吸了两口旱烟,琢磨了一下。    他倒不觉得王立冬说的法子,是异想天开。    这种技术几百年前,就已经被兔国的老祖宗发明了,只不过产量都不高,而且操作起来很复杂。    “你这想法不错。    有想法,是好事,多试试,万一成了呢。    哪怕失败了,最多就是损失点钱而已。    你这岁数,不多搞一搞,那等岁数大了,你也没那心思了。    而且要是成了,我们大王庄说不定也能沾上你的光了。    不过申请生产基地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    如果这事不难,就帮我们大队争取一下。    我种了一辈子地,也就这样了。    孩子们可别再像我一样,种一辈子地了。”    不愧是生产队大队长,思想境界就是不一样。    “至于牛粪和鸡粪,我来想办法。    牛粪应该没问题,我们村里还有几头耕牛,所以不缺这东西。    鸡粪就让你大哥去搞。    至于要把牛粪和鸡粪烘干,这也简单。    离我们这不远处,有个土屋,里边就有个大火炕。    到时候直接把牛粪鸡粪铺在上面,再烧把火,一下午时间肯定就能烘干了。”    王立冬不解道:    “这户人家会同意?这让人家晚上还怎么睡?”    “这间房子早就没人住了,有人住我能这么干?!”    到了中午,大伯就告诉王立冬,牛粪和鸡粪都已经收集齐了。    等在大伯家吃好午饭,王立冬就跟着大伯到了荒废的房子里。    “这炕可真大,起码4米乘以3米的面积。”    接着就是把牛粪和鸡粪铺在炕上,然后把炕烧的滚烫。    忙活了一下午,到了吃饭的点,终于忙好了。    等王立冬在大伯家吃了晚饭,王立冬就准备直接回京城了。    “大伯,别送了,有空就回来看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