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宗藩制度!大胖胖心态也崩了啊!  (第1/2页)
    御书房。    朱高煦正与大胖胖插科打诨。    殿试只考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然后开始阅卷。    这一天时间里,参加殿试的贡士们,需要应题作出一篇格式工整的锦绣策文,也算是难为他们了。    而且此次殿试乃是朱高煦亲自出题,农桑土地、商税改制、南洋布政、征伐倭国……这每一道思想主张看似简单,实则都饱含着深意。    就是不知道,这三百九十九名贡士中,有几人能够符合自己心意!    朱高煦长叹了一声,而后看向了大胖胖。    “老大,我有意召集藩王入京,你觉得如何?”    大胖胖:“???”    啥?    如何?    如何你大爷啊!    召集藩王入京,你丫想做什么?    太祖高皇帝为了防止亲王作乱,定下了二王不得见面的规矩!    可你丫倒好,把你爷爷的话当放屁,现在是巴不得来一场藩王大聚会!    咋滴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如何造我们燕王这一脉的反呗?    几乎没有犹豫,大胖胖直接拒绝了朱高煦这个提议。    “老二,不妥啊!”    “你一个监国汉王爷,召集藩王入京,那朝野上下会如何看你?一人一口唾沫淹都要淹死你!”    听到这话,朱高煦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怕什么?我现在的名声,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趁着老头子还没回来,抓紧把事情办了,然后直接开溜!”    大胖胖闻言一怔,深深地看了自家老二一眼。    这家伙,真是……让人感动啊!    不过心里感动归感动,但大胖胖还是不同意。m.    毕竟此事牵连太大了,一个处理不好,他这个当朝太子爷与老二这个监国汉王爷,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老二啊,你忘了咱们家是怎么上位的了?你忘了老头子是如何整治那些宗室亲王的了?”    朱高煦听到这话一愣,随即苦笑了起来。    这倒真是个麻烦事情!    咱家怎么上位的?    造反呗!    燕王朱棣一脉,通过起兵造反,夺了太子朱标一脉的帝位。    而且正因为朱棣是夺嫡造反成功上位的,为了防止有宗室亲王模仿自己,所以他即位称帝后也大力着手削藩,对待那些兄弟侄子毫不客气。    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齐泰、黄子澄等文臣的鼓动怂恿下,大力开始削藩,十个月间连续削掉了五个藩王。    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贬为庶人发配云南,建文四年又被召回京城看守。    朱棣称帝以后,恢复朱橚爵位,重回封地开封。    太祖第七子齐王朱榑,建文帝以谋反罪名将他贬为庶人,之后软禁南京长达四年。    朱棣称帝后恢复爵位,但在永乐四年,又被人弹劾,被圈禁在金陵帝都。    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建文帝将他贬为庶人,燕王朱棣即位后将其爵位恢复。    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建文帝以谋反为名特命其回京问话,朱柏不堪其辱,便自杀而亡,永乐年间被平反。    太祖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建文帝以谋反的罪名将他废为庶人,最后流放到福建漳州,朱棣上位后恢复了他的王位。    这五位是建文年间最惨的五位宗室亲王,而其他那些王爷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然而屁股决定脑袋,朱棣上位之后,也感受到了太祖分封的镇边塞王,对中央皇权的威胁,所以深知削藩势在必行。    不过他并没有建文帝那么愚蠢,即位之初并不急于削藩,反倒是为了得到藩王的认同和支持,对藩王十分优待。    等到自己帝位稳固了,他才开始着手敲打这些不听话的宗亲们。    并且朱棣削藩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藩王的不同表现进行区别对待。    不听朝廷管束、威胁到皇权的则坚决削去爵位,如齐王朱榑、谷王朱橞。    对没有危及皇权的藩王,则放宽容忍度,进行优待,如周王朱橚、楚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