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厨艺惊人  (第2/2页)
笑,知道城里知青看不上散装的酒。    无论好坏,总给人一种劣质的感觉。    被售货员    “哎,那种是什么酒?”    沈青笛眼睛尖,发现小仓库门口有四个大酒箱子,外面印刷着北大荒的粮仓图案。    觉得很有意思,指着箱子问大姐。    “这是新来的货吧?小刘,你刚搬来的?”售货员大姐拎出来两瓶,看了两眼发现之前没有卖过。    旁边叫小刘的售货员忙完了,点点头,扬了扬手中的货物单,“早上才来,牌子就是北大荒,酒厂新出的。    是用高粱和小麦酿造的,口感喝起来清透柔和,不像那种烈酒喝完烧胃。”    因为是她和酒厂的人沟通的,算是接受了简单培训,所以讲解起来头头是道。    一听是自己家乡生产的特色酒,原来那位售货员顿时眼睛都亮了。    “哎呀妈呀,同志,你就拿这种白酒得了。我们北大荒的粮食可好了,白酒肯定更好喝,价格也合适。”    趁同事介绍的时候,大姐已经把进货单拿在了手里,上面自然也有售价。    四十二纯粮烧,价格是六块两毛钱一瓶。    中规中矩,拿来送人绝对是有面子的。    “那就给我拿这种,来两瓶吧。”    沈青笛笑吟吟的说道。    顺便又挑了一些鸡蛋和吃的零食。    只有这样,她才有机会把空间里的掺进去。    “同志,要这么多鸡蛋,吃不了就坏了。”    售货员大姐见她长得乖巧大方,免不了说几句大实话。    北大荒的人普遍如此,热情奔放好客。    鸡蛋售价是七分钱一个,这年头百姓经济还没得到提升,家家户户过得非常拮据。    所以供销社也切合实际,开设了专门的优惠制度,可以以物换货。    民间甚至还流行了一句俗语:鸡蛋换盐,两不贴钱。    因为鸡蛋拿到供销社可以抵五分钱,而一市斤盐巴的价格恰恰就是五分。    但没有人会全部换成盐,那得吃到好几个月了…    大家会精确计算,如何才能维持更久的家用。    换两分钱的酱油,再换两分钱的火柴,最后来上一分钱的盐。    瞧瞧!五分钱够一大口家子吃很长时间了。    “我们家人口多,吃得了。”    知道大姐是好心,沈青笛客气的回答。    摘下肩上的背篓,水仙婶把背篓底部垫了稻草,软乎乎的,装在布兜里的鸡蛋直接就放在篓子里。    沈青笛弯腰的瞬间,余光扫到玻璃柜里摆着一排铁盒,上面印刷着花花绿绿的山水画。    “这是装茶叶的盒子吗?”    问题讲出来,自己就先否定了。    大概八九公分的高度,扁扁的,薄薄的,最顶上还有个小口打开。    这种容器用来装茶叶,难免有些繁琐复杂,难道每次使用时往外倒吗?    大姐很麻利的从柜台里掏出两个不同颜色的,一款天蓝色印着红牡丹,一款墨绿色印的是宝塔湖水。    “这是专门用来放散烟的,自己也可以把烟卷得细长一点,塞进去方便出门揣兜里。”岁岁酒的七零知青带物资下乡被糙汉掐腰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